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 见 人头上顶着一只大眼睛
字源

见 人头上顶着一只大眼睛

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 ——《史记》

“见”这个字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一个非常奇特的义项。且让我们从头说起。

见,甲骨文字形,这是一个会意字,下面是一个半跪着的人的侧视图,头上顶着一只大眼睛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眼睛显得更大。金文字形,下面的人形几乎被上面巨大的眼睛给压垮了,可见“见”的字形突出的就是这只大眼睛。金文字形,大眼睛栩栩如生。小篆字形,下面的人形变成了“儿”,上面的大眼睛定型为“目”。楷书繁体字形,同于小篆。简体字上面的“目”加以简化,看不出眼睛的样子了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见,视也。”段玉裁进一步解释二者的区别:“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,听而不闻者;浑言之则视与见、闻与听一也。”“见”的本义就是看见、看到,进而引申为觐见。周代诸侯觐见天子,有如下规定:“春见曰朝,夏见曰宗,秋见曰觐,冬见曰遇,时见曰会,殷见曰同。”春夏秋冬的见各有名目,一目了然。“时见”是没有常期的觐见,比如天子讨伐不顺从的诸侯,而集合别的诸侯,此时觐见就称作“时见”;“殷见”的“殷”意为众,即诸侯一年四季分批朝见天子。

人的眼睛看见某个人、物或者事件时,会产生一定的判断,因此引申为看法、见解,用作名词;人既然能够看见,那么看见的对象(人或物)必然会产生反向的作用力,即“被看见”,由此而引申出“被”的意思,用作助词,表示被动。《吕氏春秋》说:“君子之自行也,敬人而不必见敬,爱人而不必见爱。”“见敬”“见爱”即被敬重、被喜爱。还有“见笑于人”“见笑大方”的用法,均为被人耻笑之意。《史记》中形容屈原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”,“见疑”也是被怀疑、受到怀疑的意思。

“见”的以上义项都为人所熟知,最奇特的义项出现在“寻短见”或“自寻短见”这个日常俗语之中。自杀为什么被称作“寻短见”?迄今未见有说服力的解释。其实这跟古代的葬礼制度有关。

上古时期实行的是简葬,用木柴把尸体厚厚地包起来,埋到野外,既不封土为坟,也不植树立碑。后来慢慢开始厚葬,人死后,棺材外面还要再套上一层大棺,这叫“椁”(guǒ)。停殡尚未下葬的时候,“椁”上要用帷幕覆盖起来;棺木将要葬入墓穴的时候,还要用帷幕将“棺”覆盖起来,这个覆盖“棺”的帷幕就叫作“见”,是用死者生前所使用的帷幕制成的,亦称“棺饰”,顾名思义,是棺木的装饰品。

为什么称作“见”呢?贾公彦解释说:“‘见’谓道上帐帷荒,将入藏以覆棺。言见者以其棺不复见,唯见帷荒,故谓之‘见’也。”“帷荒”也是棺饰之一,是用布帛制成的棺罩。参加葬礼的人看不见棺木,只能看见覆盖的棺饰,因此这种棺饰就叫作“见”。

在“寻短见”这个日常俗语中,“短”指寿命短,郑玄说:“未冠曰短。”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,表示成年,未满二十岁死亡,就称作“短”。既未成年,则身量矮小,使用“见”这种棺饰自然就比成年人的要短小,故称“短见”。“寻”是极其形象又刻薄的点睛之笔,自己去寻找“短见”的棺饰,不正是寿命短、自寻死路的典型象征吗?因此“寻短见”或“自寻短见”就用来比喻自杀寻死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9:54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