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豢 |
字源 | 豢![]() 民食刍豢,麋鹿食荐,虫即蛆甘带,鸱鸦嗜鼠(庄子) 汉字身世小档案 ■“豢”是一个会意字,甲骨文字形中间是一只躺卧着的猪,两旁是两只手,会意为照顾管理猪。其本义,“豢,以谷圈养豕也”。 ■猪是中国古代最早驯养的六种牲畜之一,因此“豢”引申而泛指饲养。 “豢”这个字如今只用于“豢养”一词,而且是地地道道的贬义词,被收买并利用就叫“豢养”。不过在古代,“豢养”从来不是贬义词,而是喂养、供养的意思,是一个中性词,用于君臣之间时则含有褒义,比如苏辙在《代张公安道乞致仕表》一文中说:“君臣之际,非独以爵禄豢养为恩;进退之间,固将以名节始终为意。” 豢,甲骨文字形A,这是一个会意字,中间是一只躺卧着的猪,两旁是两只手,会意为照顾管理猪。徐中舒先生则说“像抱持之以见豢养之义”。甲骨文字形B,这个字形更加有趣,中间躺卧着的猪肚子里还有一只小猪仔。这是一只怀孕的母猪,被主人的两只手加以照顾的样子栩栩如生。小篆字形C,变形得非常厉害,下面则定型为“豕”。 《说文解字》:“豢,以谷圈养豕也。”养牛羊叫“刍”,养犬豕叫“豢”。“刍”是喂牲畜的草,牛羊是草食动物,故有“反刍”一词;狗和猪则用谷物等粮食喂养。二者合称“刍豢”,泛指牛羊猪狗等牲畜的肉。庄子在《齐物论》中写道:“民食刍豢,麋鹿食荐,蝍蛆甘带,鸱鸦嗜鼠,四者孰知正味?”“荐”是甘草,甜美的草;“蝍蛆”即蜈蚣;“带”是一种虫子,也有人说是蛇;鸱(ch~)是猫头鹰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人们吃牲畜,麋鹿吃甘草,蜈蚣嗜好小虫子,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老鼠,人、麋鹿、蜈蚣、猫头鹰和乌鸦谁知道自己所食的是纯正的滋味呢? 猪是中国古代最早驯养的六种牲畜之一,因此“豢”引申而泛指饲养。《正字通》曰:“凡畜养禽兽,皆曰豢。”稀奇的是,古时竟然有豢龙之术!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载:“古者畜龙,故国有豢龙氏,有御龙氏。” “昔有飂叔安,有裔子曰董父,实甚好龙,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,龙多归之。乃扰畜龙,以服事帝舜。帝赐之姓曰董,氏曰豢龙。”由此可知,董姓即是豢龙氏的后裔。 “有陶唐氏既衰,其后有刘累,学扰龙于豢龙氏,以事孔甲,能饮食之。夏后嘉之,赐氏曰御龙。”由此可知,刘姓即是御龙氏的后裔。 “龙一雌死,潜醢以食夏后。夏后飨之,既而使求之。惧而迁于鲁县,范氏其后也。”“醢(h2i)”是肉酱。一条雌龙死了,刘累偷偷地剁成肉酱给夏王孔甲吃,孔甲觉得很好吃,吃完还要,刘累哪有那么多条龙给孔甲吃啊,只好迁居到鲁县。由此可知,范姓也是御龙氏的后裔。 古人称“马八尺以上为龙”,因此“豢龙”也用作良马之名。据《梁书》记载,河南国向梁武帝献“舞马”,能够按照节拍跳舞的马,张率写了一篇赋,其中有“軨服乌号之骏,騊駼豢龙之名”的描述。“軨(l!ng)服”指车马,“乌号”指良弓,“騊駼(t1ot%)”和“豢龙”皆是良马之名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