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 旅 大旗下面有两个士兵
字源

旅 大旗下面有两个士兵

壮岁京华羁旅,暮年湖海清狂 ——陆游

今天的“旅”字除了当作旅行讲之外,还用于军队的编制,军、师、旅、团等,但为什么会用于军队的编制,很多人都不知其详。

旅,甲骨文字形,这是一个会意字,下面是两个人,上面是一杆迎风飘扬的大旗。甲骨文字形。金文字形,旗杆更粗壮。金文字形,下面是三个人,围绕着一辆战车,战车上插着一杆大旗。小篆字形,更接近甲骨文的字形。楷体字形变异极大,完全看不出人和旗组合的样子了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旅,军之五百人为旅。”“旅”的字形会意为军旗下的士兵,因此“旅”字的本义就是军队的编制,五百人为一旅。《周礼》中对军队的编制有详细的规定:“五人为伍,五伍为两,四两为卒,五卒为旅,五旅为师,五师为军。”之所以有如此详细的编制,是“先王所因农事而定军令者也,欲其恩足相恤,义足相救,服容相别,音声相识”。由此引申为众多的意思,又由“军队”出行引申出旅行的意思,这正是今天使用最多的义项。

陆游有诗:“壮岁京华羁旅,暮年湖海清狂。”“羁旅”指客居异乡,这是从“旅行”的引申义而来。“旅”又由此引申为旅馆的意思,比如“逆旅”一词,李白有这样的名句:“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”古人认为人生如寄,是寄居在这个世界上的,而视死如归,死亡是人之所依归,因此而有“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”的感喟。“逆”的意思是迎,“逆旅”即迎接客人到旅馆,遂用作客舍的代称。清人陈梦雷的诗句“人生寄一世,奄忽如逆旅”,最好地反映了古人的这种观念。

鲜为人知的是,“旅”还是古时候一种祭祀的名称。《周礼》中说:“王大旅上帝,则张毡案,设皇邸。”“皇邸”是祭祀时放在座位后面的屏风,上面覆有凤凰羽毛以作装饰。郑玄解释道:“大旅上帝,祭天于圜丘。”国君祭天,要踏上出行的旅途,因此这种祭祀就称作“旅”或“大旅”。

“旅”还有一个最有趣的义项:作物不因播种而生,即野生也叫“旅”。汉乐府民歌《十五从军征》中有这样的诗句:“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。”“旅谷”指野生的谷物,“旅葵”指野生的葵菜。《后汉书》形容王莽末年的乱世,“野谷旅生”,“旅生”即野生。“旅”为什么会具备这个义项呢?同样还是从本义而来:军队出征,要经过迢迢旅途,旅途都在野外,“旅谷”“旅葵”因此引申出野生的意思。不是由农人播下种子而生,而是经由飞鸟等途径携带,落地而生,倒是也经过了长途旅行呢!

《(传)王振鹏养正图十则之一·桐叶封弟》明清佚名绘,绢本设色长卷,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

王振鹏(生卒年不详),字朋梅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元代著名画家,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,被元仁宗赐号为“孤云处士”,官至漕运千户。《养正图》又称《圣功图》,是带有启蒙教育性质的作品,内容皆为历代贤臣明主的故事。这套《养正图》虽是王振鹏款,却是明清人所绘。

“桐叶封弟”一则画的是周成王的故事: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,一天成王与叔虞玩笑,把一枚桐叶剪成玉圭形状,对叔虞说:“吾以此封若。”史佚(一说周公旦)在旁就请命官择日行册封礼。王曰:“我与之戏尔。”史佚曰:“天子无戏言。”于是周成王便把唐作为封地封赐给叔虞,后人称为唐叔虞。这个告诫当权者应谨言慎行、言出必践的典故又称为“剪桐”“桐叶戏”等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7 4:23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