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字

女子许嫁,笄而字(《礼记》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“字”是一个会意字,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屋顶,下面是小孩子。义为在家里生孩子。

在古代“文”即“错画”,象形字不够用了,慢慢发展出形声字,而称为“字”。

古人用“字”来表其德行,这就是所谓“名以正体,字以表德”。

古代女子十五岁的时候要举行成年礼,在此之后、出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,称“待字”,“字”的引申义就是“女子许嫁”的“许嫁”二字。

女子成年后还未出嫁,人们常常雅称为“待字闺中”。待是等待,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内室,这都好理解,但是这个“字”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可以比作未嫁呢?

字,金文字形A,这是一个会意字,上面是屋顶,下面是小孩子,会意为在家里生孩子。金文字形BC,大同小异。小篆字形D,紧承金文字形而来。这个“字”的字形,从古至今都没有任何变化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字,乳也。”《广雅》:“字,生也。”这就是“字”的本义。《易经》第三卦叫屯卦,其中六二的爻辞有“女子贞不字,十年乃字”之辞,意思是卜得女子不能怀孕,十年之后才能孕育。“字”又由此引申为抚养。

白川静先生则独持己见,他认为上面的屋顶“形示祭祀祖先的庙宇之房顶,新生儿出生后,达到了一定的天数,确信有望养育成人后,要前往祖庙举行仪式,报告出生之事,此仪式谓‘字’”。这种观点未免将“字”的字形过于复杂化了。

有趣的是,我们现在所说的“文字”,在古代却有着严格的区别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·叙》中写道:“仓颉之初作书也,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;其后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文者,物象之本;字者,言孳乳而寖多也。”“文”即“错画也”,像花纹、纹理交错纵横之形,象形字就是对自然万物的摹画,此之谓“物象之本”;象形字不够用了,慢慢发展出形声字,就像女人生孩子,生得越来越多,这就叫“孳(z~)乳”,因而称之为“字”。这个名称也是由“字”的本义引申而来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载:“男子二十,冠而字,父前子名,君前臣名。女子许嫁,笄而字。”这是指古代男女的成年礼。

男子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要举行成年礼,这个成年礼称作“冠礼”,束起头发,戴上帽子,表示成人了。这时还要再取一个“字”,此“字”由冠礼的正宾所取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解释说:“冠而字之,敬其名也。”意思是尊重父母为他取的“名”。不过,“父前子名,君前臣名”,在君父面前称“名”,他人则必须称“字”。这个“字”又称作“表字”,意思是用这个“字”来表其德行,凡人相敬而呼,必称其表德之字。这就是所谓“名以正体,字以表德”。

女子的成年礼比男子要早好几岁,十五岁的时候就要举行成年礼,称作“笄礼”,“笄(j~)”是簪子,盘发结笄,表示成人了。这时也要取一个“字”。举行完笄礼,女子就可以出嫁了。但是在笄礼之后、出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,这位成年女子的状态就称作“待字”或者“待字闺中”。女子尚未婚配,就好像在等待那个成人时方才可以取的“字”一样,故称“待字”,这当然是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的,“字”的引申义就是“女子许嫁”的“许嫁”二字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8:29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