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异 |
字源 | 异日夕虚空里,时时闻异香(储光羲) 汉字身世小档案 ■ 白川静先生认为“异”是一个象形字,像两臂伸开、骇人的鬼形。因此可以表示奇特、怪异、不同的意思。 ■ 儒家认为淫声、异服、奇技、奇器都是令百姓扰疑不定的东西,凡作此类怪异行为者,都要杀掉。 ![]() 储光羲有诗:“日夕虚空里,时时闻异香。”异香者,奇香也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异,分也。从廾从畀。畀,予也。”“畀”(bì)是给予的意思。许慎这是根据小篆字形而言,徐锴进一步解释道:“将欲与物,先分异之也。”两位学者的解释跟“异”字最初的字形严重不符。 异,甲骨文字形❶,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人的样子,头、手、脚俱全,而且站立的姿势非常奇特。甲骨文字形❷,双手上举。金文字形❸,双腿叉开,双手举得更高,头部的笔画加粗,样子更加骇人。金文字形❹,双手护头。左民安先生认为这个字形是象形字,像用双手护住头的形状,因此“异”的本义是护翼。西周初期的青铜器大盂鼎上有这样的一句铭文:“古天异临子。”意思是因此上天护佑后代。“异”和“翼”是通假字。但是“异”怎么由这个本义引申出如今最常用的“不同”、“奇特”的意思呢?却语焉不详。 许慎和徐锴没见过甲骨文和金文,释义的对象是小篆字形❺,因此望文生义。楷书繁体字形❻,直接从小篆而来。 白川静先生认为“异”是一个象形字,像两臂伸开、骇人的鬼形。鬼本来就是神秘异常的东西,再加上伸臂展现出可怕的样子,因此可以表示奇特、怪异、不同的意思。“異”字上部的“田”字跟“畏”上面的“田”字一样,可以从“畏”字来推出“異”的部分形状。畏,甲骨文字形❼,右边是一个大头鬼,左边是一只杖,鬼拿着杖子打人,会意为害怕的意思。金文字形❽,杖子变得更粗了,打在身上一定很疼。“畏”字的大头鬼的样子跟“異”字大头鬼的样子几乎一模一样,由此可以推断出“異”字也是一个跟鬼有关的象形字。所以我赞同白川静先生的字形分析,而区别、护翼等义项都是由此引申而来。 卫道士们所谓的“奇装异服”,其实古已有之。《礼记·王制》规定:“作淫声、异服、奇技、奇器以疑众,杀。”儒家认为淫声、异服、奇技、奇器都是令百姓扰疑不定的东西,凡作此类怪异行为者,居然是都要杀掉!郑玄举例说明什么叫“异服”:“异服,若聚鹬冠、琼弁也。”“鹬(yù )冠”是以“鹬”这种鸟儿的羽毛作为装饰的冠,乃掌管天文的人所戴;“聚鹬冠”就是喜欢聚集通晓天文的人,为的是有所图谋。“琼弁”是一种用琼玉作为装饰的皮冠,乃大夫所戴。鹬冠、琼弁都不是先王规定的服饰,因此被视作“异服”。 晋代还有一件著名的“异服”,叫雉头裘,用野鸡头上美丽的羽毛织成的皮衣。太医司马程据向晋武帝献上一件雉头裘,武帝认为这是国家典礼所禁的异服,因而焚之于殿前。明人李东阳对此举大加褒扬说:“中世以后,君臣之论议政事,古风尚存,乃有却千里马,焚雉头裘。”视之为革除浮华的风气之举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