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 在劫难逃
字源

在劫难逃

一“劫”到底有多长时间?

“在劫难逃”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成语,意思很清楚:命中注定的灾祸逃也逃不掉。除了抢劫的意思之外,“劫”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佛教用语。

“劫”是一个时间概念,是梵语“劫波(kalpa)”的简称,意为极久远的时间。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,重新再开始,这样的一个周期叫作一“劫”。佛教引进了这个概念,认为世界从形成到毁灭这个过程是不断循环、周而复始的,从形成到毁灭的过程被称为一大劫,这一大劫中又包含了四劫,即成、住、坏、空。

成劫是产生的时期,住劫是存在的时期,坏劫是毁灭的时期,空劫是毁灭之后、再造之前的空虚阶段。在相对稳定的住劫的末期,会兴起三种灾难,称作小三灾,分别是刀兵、疫疠、饥馑;在世界毁灭的坏劫的末期,也会兴起三种灾难,称作大三灾,分别是火灾、水灾、风灾。

在坏劫之末,世界被火灾、水灾、风灾次第破坏。先是七日并出,万物悉成灰烬;然后是水灾,一片汪洋;最后是风灾,将天地吹散。在这大三灾的过程中,包括人类在内的下界众生都躲避到天界,在新一轮循环开始后的成劫阶段,再重新进入下界。

很多包含有“劫”的词汇和成语都跟这个过程有关,比如劫数难逃、劫后余生、劫火、浩劫、度尽劫波等。劫火后的余灰叫劫灰,梁代慧皎法师所著《高僧传》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:“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,问东方朔,朔云不知,可问西域胡人。后法兰既至,众人追以问之,兰云:‘世“缂丝”,又称“刻丝”,是一种中国传统丝织品,以“通经断纬”法织造,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,不同色彩的轮廓之间并不相连,凭空背光观察可见点点孔隙,有如以刀镂刻而成。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,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、御真(御容像)和摹缂名人书画。

明代缂丝《蟠桃献寿图》,十六世纪,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。

这幅明代缂丝作品取材于东方朔偷桃的故事,是中国传统吉祥画题材。东方朔为汉武帝时人,性格诙谐,擅言辞。传说武帝寿辰之日,西王母携仙桃来贺寿,帝食后欲留核种植,西王母言:“此桃三千年一生实,中原地薄,种之不生。”又指东方朔道:“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。”东方朔以长命一万八千岁以上而被奉为寿星。这幅缂丝上的东方朔手持仙桃,蹑足而行,略带紧张之神情而回顾,描摹生动而不夸张,实属精品。

界终尽,劫火洞烧,此灰是也。’”原来这就是“劫灰”,后人于是就用“劫灰”来比喻大火或者战乱后的残迹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3:43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