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母氏圣善,我无令人(《诗经》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■ 中国古代把品德最高尚,智慧最高超,已经达到了人类最高、最完美境界的人称作“圣人”。

■ 甲骨文中“圣”字字形为人面朝右侧立,大耳朵则朝左,左边又添加了一个“口”,会意为人不仅要善于倾听,还要善于辩论。

■ “圣人”还是美酒的别称,如把清酒叫作“圣人”,把浊酒叫作“贤人”。

中国古代把品德最高尚,智慧最高超,已经达到了人类最高、最完美境界的人称作“圣人”,又引申为凡是帝王、皇后、皇太后、佛菩萨、仙道方士等一概称作“圣人”,而且“圣人”还是孔子的专称。“圣”为什么会如此超凡脱俗,如此完美无缺呢?

圣,甲骨文字形❶,这是一个会意字,下面是一个人踮着脚面朝左侧立,上面是一只大大的朝右的耳朵,会意为人善于倾听。甲骨文字形❷,人面朝右侧立,大耳朵则朝左,左边又添加了一个“口”,会意为人不仅要善于倾听,还要善于辩论。金文字形❸,下面的人似乎有点儿顶不住大耳朵的压力,努力挺直了腰。金文字形❹,耳朵变得更加巨大,下面的人变形得厉害。小篆字形❺,直接从金文❹演变而来。楷书繁体字形❻,上面的“耳”“口”定型,下面也定型为“壬”(不是“王”)。简化后的“圣”其实是另外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字,金文字形❼,也是一个会意字,左下方是“土”,右上方是手,会意为挖掘土地,《说文解字》:“圣,汝颍之间,谓致力于地曰圣。”

《风俗通》解释道:“圣者,声也。闻声知情,故曰圣也。”这个解释倒是跟那个大耳朵的样子非常相符。白川静先生则把“圣”字解释为:“古人相信耳可以捕捉到神声,尽管神声微乎其微。诵咏祝词,踮起脚尖向神祷告,可以听到神明的诏示的人,谓‘圣’,即圣职者。”意思也差不了多少。

《诗经》中有一首叫《凯风》的诗,其中吟咏道:“凯风自南,吹彼棘薪。母氏圣善,我无令人。”从南边吹来的和暖的风叫“凯风”,“棘”是酸枣树,“令”是善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:和暖的凯风从南边吹拂而来,吹拂着已经长成柴薪的酸枣树粗粗的枝条。母亲睿智又贤良,我们做儿子的却没有成长为品德美好的人。因此后来就用“圣善”作为母亲的代称。

古人有“内圣外王”一说,“内圣”指内心的道德修养,“外王”指将内心的道德修养施之于外,齐家治国平天下。此语并非儒家首创,而是出自庄子之口。庄子说:“不离于宗,谓之天人;不离于精,谓之神人;不离于真,谓之至人。以天为宗,以德为本,以道为门,兆于变化,谓之圣人。以仁为恩,以义为理,以礼为行,以乐为和,薰然慈仁,谓之君子。”这就是庄子心目中“内圣”的理想人格。

有趣的是,“圣人”还是美酒的别称。酿酒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,东汉末年,天下贫瘠,把持朝政的曹操颁发了禁酒令。但是酒的诱惑实在太大了,偷着饮酒的人层出不穷,这些人当然不敢明着说自己在喝酒,于是就创造了两个隐语:把清酒叫作“圣人”,把浊酒叫作“贤人”,合称为“清圣浊贤”。从此之后,“清圣浊贤”作为酒的别名就流传了下来,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《溯溪》一诗中写道:“闲携清圣浊贤酒,重试朝南暮北风。”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3:59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