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 回天之力
字源

回天之力

“天”原来指皇帝

“回天之力”这个成语是形容能够挽回局面的极大力量,相反意思的成语则有回天无力、回天乏术等。什么叫可以挽回的“天”?我们来看看这个成语的演变过程。

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》载,汉桓帝时期,外戚大将军梁冀专权,汉桓帝联合宦官集团诛杀梁冀,却反而又开启了宦官专权的局面。汉桓帝封宦者单超为新丰侯,徐璜为武原侯,具瑗为东武阳侯,左悺(guàn)为上蔡侯,唐衡为汝阳侯,“五人同日封,故世谓之‘五侯’”。

单超病死,“其后四侯转横,天下为之语曰:‘左回天,具独坐,徐卧虎,唐两墯。’”“具独坐”,唐代学者李贤注解说:“独坐言骄贵无偶也。”具瑗骄贵无匹,竟然无人敢和他并坐。“唐两墯”,“墯”通“堕”,李贤注解说:“两墯谓随意所为不定也,今人谓持两端而任意为两墯。”意思是唐衡行事无所顾忌,任意而为。至于“徐卧虎”,是形容徐璜就像一头卧在朝廷中的猛虎。而“左回天”,则是形容左悺有扭转乾坤之力。能够将正常运行的天道给回转过来,不是扭转乾坤是什么?

“天”至高无上,因此国君亦称“天”。比如虢国夫人“素面朝天”,就是形容虢国夫人自恃天生丽质,不施脂粉而朝见皇帝唐玄宗。

唐代史学家吴兢在《贞观政要·纳谏》篇中讲了一个故事:“贞观四年,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以备巡狩。”“巡狩”亦作“巡守”,指天子出行,视察邦国州郡。唐代国都在长安,却还要劳民伤财,修建洛阳的乾元殿以备《帝鉴图说》是明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专为小皇帝朱翊钧编纂的教材,全书分上下两卷,一图一故事,讲述历代帝王或“善可为法”,或“恶可为戒”的事迹。

《帝鉴图说》下卷之『十侍乱政』,明代张居正等编,蝴蝶装,明万历元年(一五七三)潘允端刊本。

“十侍乱政”编入下卷“狂愚覆辙”,是“恶可为戒”的行为。背景是汉桓帝封单超、徐璜、具瑗、左悺、唐衡等五人为列侯,因侯览献上五千匹缣封其为高乡侯,又封小黄门八人为乡侯。这些人把持朝政,擅权贪纵,横行无忌,后人评曰:“阉人擅命,党锢事起,非乎乱阶,始于桓帝。”汉桓帝由此成为“亲小人、远贤臣”的昏君代表。画面上的汉桓帝被宦官小人包围,袖手无为,其下是五侯十侍据势擅权、交通贿赂的乱象,一片乌烟瘴气。

巡狩,时任给事中(驳正错误政令之官)的张玄素上书,以隋亡的教训加以劝谏。

唐太宗李世民很生气,问他:“卿以我不如炀帝,何如桀、纣?”你认为我连隋炀帝都不如,那么跟桀、纣相比如何?张玄素丝毫不惧,从容答道:“若此殿卒兴,所谓同归于乱。”如果乾元殿最终建了起来,那么您就和他们一个样。

唐太宗对宰相房玄龄说:“以卑干尊,古来不易,非其忠直,安能如此?且众人之唯唯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可赐绢二百匹。”“唯唯”,恭敬的应答声,形容卑恭顺从;“谔谔”,直言争辩的样子。

唐太宗称赞张玄素“忠直”,不仅赐他二百匹绢,而且立刻停工。魏征听说这件事后,评论道:“张公遂有回天之力,可谓仁人之言,其利溥哉!”这里的“回天之力”,就是指张玄素使唐太宗这位“天”回心转意,改变了原先错误的决定。当然,今天使用这个成语,都是用的比喻义了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3:41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