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汉字字源辞典,字源查询,字源网">
【釋形】
(),字書不見。金文从尾,沙聲。金文在冊命、賞賜“戈”類器中,或以“彤沙”,或以“彤”出現,據此“”,應以“沙”為聲。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收有“”字,釋云:“疑尾梢之初文。梢亦从小聲。據戰國文字辭例讀沙。汗簡中3·43沙作,知讀若沙。茲將歸入沙聲首,亦卽小之準聲首。”金文尾下之是區別于“小”字,下邊增了一小點,當是“沙”字。西周冊命銘文賞賜戈類兵器多後綴“琱”“厚必(柲)”“彤沙(或)”等詞例,郭沫若說:“古人之戈兵,其內端有緌,而緌則紅色,旗緌多以旄牛尾。近人之槍矛旗幟亦往往如是。則戈兵之緌亦當以旄牛,其形婆娑然,故名之沙。更轉而為綏為緌為蕤。”沙、,在經典中作緌(或綏),井中偉夏商周時期戈戟之柲研究文中講述:日本學者林巳奈夫說“彤沙”卽成束的染以紅色的鳥羽。(註引中國殷周時代武器,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,1972年)據考古資料,目前西周尚未發現這種羽飾,考古中商代確有之,如安陽殷虛武官大墓W8出土1件直內無胡銅戈,戈內部就殘存一長段鳥羽。(註引郭寶鈞1950年春殷墟發掘報告,中國考古學報第5冊,1951年)由于“彤沙”多為有機質,易于腐朽,因此上述發現實屬難得。(據考古2009年第2期)
【釋義】
通“緌(,讀ruí)”。戈內之末端繫以紅纓謂“彤”。師道簋:“易女(賜汝)、朱亢……戈畫、厚宓(柲)、彤(緌)、旂五日。”說文:“緌,系冠纓也。”
【字例】
師道簋
逆 鐘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