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釋形】
,金文从心,从皿,于聲;或為从心,盂聲。
【釋義】
通“訏”。大也。
公盨(1):“考(孝)
(友)、
(訏)明巠(經)齊,好祀無
。”(2):“考(孝)
(友)
(
)明,巠(經)齊好祀,無
(欺)心。”同銘所引分兩讀,李學勤先生論
公盨及其重要意義曰:“
”讀為“訏”,意為大,“經”則訓為常。“訏明經齊”,也就是國語·周語“齊明中正”一類意思。朱鳳瀚先生
公盨銘文初釋曰:“
”當讀如“訏”,大也。“孝友訏明”,是講應倡明孝友之德行。
周鳳五遂公盨銘初探讀為“孝友粦明”,云:孝友為周人德行之核心,亦為封建社會之基礎。稱美其人為之孝友……粦,銘文从于,
聲,讀為“粦”。寍,古音泥紐耕部;粦,來紐真部,二字聲母同類,韻部真、耕旁轉可通。……粦明,其意未詳,金文多于“圣”並舉以稱揚祖德,如……尹姞鼎:“休天君弗忘穆公圣、粦明比事先王。”案:圣,聰也,然則“粦明”或與聰明有關。此
公盨稱“遂公盨”。
上引三說,據周寶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釋。
【字例】
.JPG)
公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