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 养 手举着鞭子牧羊
字源

养 手举着鞭子牧羊

厮役扈养,死者数百人 ——《春秋公羊传》

“养”的繁体字是“養”,一眼就可看出,这是一个从食羊声的形声字。不过,这个字最初造出来的时候却不是这个样子。

养,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一个羊头,代指羊,右边是一只手举着一根鞭子或短棍,整个字形会意为牧羊。金文字形和古文字形,都大同小异。

关于这个字形的演变,徐中舒先生在《甲骨文字典》中总结说:“从攴从羊。甲骨文殳、攴每可通,从羊从牛亦每无别,故此字或亦释牧、释羖……盖畜养之行为曰牧,畜养之羊可名为羖,引申之为供养之养。故牧、羖、养应为同源之字。”“攴(pū)”指轻轻地击打,“殳”指竹制或木制的兵器,因此二者可通;“羖(gǔ)”指公羊。

养,小篆字形,变成了上“羊”下“食”的形声字,字义也从执鞭牧羊变成了喂养羊群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养,供养也。从食羊声。”《庄子·达生》篇中写道:“善养生者,若牧羊然,视其后者而鞭之。”简直就是“养”字的形象解说,因此引申用于人的供养。

《春秋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记楚庄王伐郑,郑襄公投降后,楚庄王下令退避七里,将军子重进谏说:“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,诸大夫死者数人,厮役扈养,死者数百人,今君胜郑而不有,无乃失民臣之力乎?”意思是说:我们楚国的都城南郢与郑国相距数千里,这次征伐,大夫已经战死数人,“厮役扈养”的士卒也死了数百人,如今国君您战胜了郑国却不占领它,岂不是浪费民众和诸位臣子的精力吗?

何休注解说:“艾草为防者曰厮,汲水浆者曰役,养马者曰扈,炊烹者曰养。”砍柴割草作为防御的人称“厮”,打水的人称“役”,养马的人称“扈”,烧火做饭的人称“养”。这些都是军队中操贱役的奴隶。显然,“养”已经由给羊喂草引申指养活人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在古代中国,“养老”或称“养老礼”是一项国家规定的必须遵守的礼制。据《礼记·王制》所载,“养老”之礼起源极早:“凡养老:有虞氏以燕礼,夏后氏以飨礼,殷人以食礼,周人修而兼用之。五十养于乡,六十养于国,七十养于学,达于诸侯。”

有虞氏指“五帝”之一的虞舜,“燕”通“宴”,所谓“燕礼”就是招待老人吃肉饮酒之礼;夏后氏指夏代的开国君主夏禹,也可以指夏朝,“飨(xiǎng)”指设酒食盛宴,所谓“飨礼”,不是以大吃大喝为目的,而是敬老之礼;殷商时期的“食礼”,有酒有肉,但不饮酒,只以饭食为主;周代则兼而用之。

“五十养于乡”,孔颖达注解说:“五十始衰,故养于乡学。”“六十养于国”,孔颖达注解说:“六十渐衰,养礼弥厚,故养之于小学,小学在国中也。”“七十养于学”,孔颖达注解说:“七十大衰,养礼转重,故养于大学。”“达于诸侯”,孔颖达注解说:“言此养老之事,非惟天子之法,乃通达于诸侯。”

综上所述,“养老”本为国家层面赡养老人的行为,时至今日,却成为个人或子女赡养老人的行为,古今养老制度之变迁,可发一叹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8/13 11:43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