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吹

吹嘘,扇拂相佐助也(郭璞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“吹”是一个会意字,人用力吐气之前必须先张开嘴巴,因此这个字形就会意为张口吐气。

吹和嘘意义相近但有所区别,出气急曰吹,缓曰嘘。“吹”的动作非常用力,可以组成吹牛、吹风等词语;而“嘘”的动作较缓慢,“嘘”出的又是热风,可以组成嘘寒问暖、嘘叹等词语。

“吹嘘”最早是一个中性词,南北朝时期之后变成贬义词。

“吹嘘”在今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。那么,“吹”和“嘘”有什么区别?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为什么可以表示吹捧之意呢?

吹,甲骨文字形A,这是一个会意字,左边是一个半跪着的人的侧面,这个人张大了嘴,右边则是“口”。人用力吐气之前必须先张开嘴巴,因此这个字形就会意为张口吐气。甲骨文字形B,这个面朝右的人的跪姿叫“跽”,上身挺直,双膝着地,可见“吹”是一种需要用力的动作。金文字形CD,大同小异。金文字形E,左边人的跪姿不太明显,但是嘴巴张得更大了,似乎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吐气的力量之大。小篆字形F,右边张口的人形变化较大,有人认为上面的三撇表示呼出的三缕气,但其实是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的讹变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吹,嘘也。”许慎在解释“嘘”字时则说:“嘘,吹也。”这种释义方法称作“互训”,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,但二者的细微区别却被忽略了。《康熙字典》引用两部字书,详细解释了“吹”和“嘘”的区别。《声类》:“出气急曰吹,缓曰嘘。”《正韵》:“蹙唇吐气曰吹,虚口出气曰嘘。吹气出于肺,属阴,故寒;嘘气出丹田,属阳,故温。”

可以对比一下“吹”的字形,上身挺得那么直,嘴巴张得那么大,吐气一定非常用力,吐出的气当然急促而寒冷,因此“吹”的动作非常用力,所以可以组成吹牛、吹法螺、吹得天花乱坠、吹胡子瞪眼睛等词语,又因为“吹”的是冷风,可以组成风吹雨打、吹风等词语;而“嘘”的动作较缓慢,“嘘”出的又是热风,因此可以组成嘘寒问暖、嘘叹等词语,日常生活中让别人安静也用一声“嘘”。

西汉学者扬雄在《方言》一书中说:“吹,扇,助也。”郭璞解释说:“吹嘘,扇拂相佐助也。”郭璞口中的“吹嘘”一词已引申为褒义词,形容互相帮助,奖掖后进,提拔人才,都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的正当行为,并没有今天“吹嘘”义项中空口说白话的含义。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故司空沈公以从父宗荫,爱之若子,卵翼吹嘘,得升官秩。”古代社会讲究门第,沈司空为侄子“吹嘘”的行为也谈不上什么不光彩。

不过“吹嘘”最早是一个中性词,《后汉书·郑太传》中,郑太评价豫州刺史孔伷“清谈高论,嘘枯吹生”,李贤解释说:“枯者嘘之使生,生者吹之使枯,言谈论有所抑扬也。”嘘气温暖,吹气寒冷,因此嘘枯树可使其生,吹活树可使其枯,正是“吹嘘”一词的生动写照。

南北朝时期著名的《颜氏家训》中写道:“有一士族,读书不过二三百卷,天才钝拙,而家世殷厚,雅自矜持,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,甘其饵者,递共吹嘘。”“吹嘘”的结果是,此人有一次在文人雅士聚会的场合露了馅。这里的“吹嘘”就是名实不符地瞎吹一气,“吹嘘”从此变成了一个贬义词,沿用至今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5 15:47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