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商 |
字源 | 商![]() 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,宅殷土芒芒(《诗经》) 汉字身世小档案 ■“商”是一个会意字,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一个支架或祭台,上面堆了一捆木柴,木柴上面的一横代表天,整个字形会意为在祭台上焚烧木柴祭天。本义是焚柴祭天祭星。 ■古时祭宗庙,有用干鱼祭祀之礼,称作“商祭”。 关于商朝的起源,《诗经·玄鸟》吟咏道: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,宅殷土芒芒。”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食了黑色燕子的卵而生契,契是商朝的始祖。不过据《史记·殷本纪》记载:“(契)封于商。”则在契之前早已有“商”这个地名存在了,商人之所以称作“商人”,商朝之所以称作“商朝”,不过是因为“契封于商”才如此自称的。那么,“商”这个地方到底是怎么命名的呢? 商,甲骨文字形A,这是一个会意字,下面是一个支架或祭台,上面堆了一捆木柴,木柴上面的一横代表天,整个字形会意为在祭台上焚烧木柴祭天。甲骨文字形B,祭台上面木柴中间的一横表示这是捆束起来的木柴。甲骨文字形C,祭台上面堆了两捆木柴。甲骨文字形D,祭台上面添加了两颗星星,祭天的同时也祭祀星星。这两颗星星就是二十八宿中的心宿,古时称大火星,据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记载,高辛氏二子不和,遂“迁阏伯于商丘,主辰,商人是因,故辰为商星”。可见“商丘”的地名就是由观测和祭祀大火星而来。甲骨文字形E,下面添加了一个“口”,这是晚期甲骨文的写法,这个“口”应该是放置卜辞或祷词的器具。金文字形F,紧承甲骨文字形而来,变得更美观。小篆字形G,上部变得复杂了起来。 《说文解字》:“商,从外知内也。”这是许慎根据小篆字形所作的附会解释,“商”的本义是焚柴祭天祭星。至于商丘是否即是契所封的那个“商”,历来都有争议,不过毫无疑问的是,无论是“商丘”还是“商”的地名,都是祭天或祭星之地。先有这样的地名,后有商人和商朝的称谓。不过还有一种可能,“商人”本来就是负责祭天或祭祀大火星的部族,因此以“商”为名。事实上,商丘也一直是商王朝历代先祖们的故地。 关于“商”字的本义是焚柴祭天祭星,还有一个佐证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同时记载:“迁实沈于大夏,主参。”迁阏伯的兄弟实沈于大夏(今太原一带),命他主管用参星来定时节的职责。“参”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侧立的人在祭祀参星,金文字形是一个跪拜的人在祭祀参星。正如实沈部落的职责就是祭祀参星一样,阏伯的商人部落的职责也就是焚柴祭祀大火星。这是一条极为有力的佐证。 古时祭宗庙,有用干鱼祭祀之礼,称作“商祭”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槀鱼曰商祭。”孔颖达解释说:“槀,干也。商,量也。祭用干鱼,量度燥滋,得中而用之也。”孔颖达的意思是说量度一下祭祀用鱼的干湿程度,取其中,即不干不湿的来使用。这种解释非常可笑,因为明明用的就是干鱼,还再多此一举地来量度什么“燥滋”?其实,“商祭”这个看似古怪的称谓,就是从“商”这个字字形中的那堆木柴而来,用以焚烧的木柴必须非常干燥方才易燃,同理,祭祀所用的干鱼也一定晾晒得非常干燥,这种祭礼因此而称“商祭”。“商”的本义在这种祭礼中得到了遗留。今天已不知“商祭”的具体程序了,不过根据“商”的本义联想,很有可能将干鱼加以焚烧来祭祀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