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(《诗经》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■ “休”是一个会意字,像人依靠树木休息的样子。

■ 古代最早把休假制度叫作“休沐”,意思是可以让官员放假回家,休息洗头发。

■ “致仕”是指把做官的禄位还给国君,即退休之意。

“休”这个字的义项很多很丰富,但本义却很简单。

休,甲骨文字形❶,这是一个会意字,右边是一棵树(木),左边是一个面朝左背靠着树的人,会意为人依傍着大树休息。金文字形❷,人靠着大树的样子更加形象。小篆字形❸,与甲骨文、金文相比变化不大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休,息止也,从人依木。”唐代字书《五经文字》说:“休,像人息木阴。”这是对“休”字字形更准确的解释。《诗经·汉广》:“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。”南方有高大的树木,因为高大而没有树荫,无法在下面休息。请联想一下“休”字的字形,《汉广》中这位劳累的行人遇到的偏生是高大无荫的树木,真是郁闷!

由“休”的本义可以引申出停止、辞职、解除婚姻、休假等义项。更有趣的是,人休息的时候身心放松,没有那么多的思虑,尽情享受着闲暇时光,因此“休”又可以引申出美好、喜悦、吉祥、悠闲等义项。比如《周易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顺从天子美善的诏命。又比如《诗经·菁菁者莪》:“既见君子,我心则休。”见到了那位君子,我心中喜悦。还有休戚与共、休戚相关的成语,“戚”是忧愁,“休”是喜乐,形容同甘共苦。

古代的休假制度称作“休沐”,沐是洗头发,“休沐”的意思就是放假回家,休息洗头发。鲜为人知的是,五天工作制早在汉代就开始施行了。据《汉律》记载:“吏五日得一休沐。”工作五天,可以回家休息,整理一下个人卫生。据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记载:“高祖五日一朝太公,如家人父子礼。”贵为汉高祖的刘邦也照例遵循五天工作制,工作五天之后,放假一天,回家去探望一下自己的父亲。

五天工作制一直延续到唐代,唐代则有所改变,称作“旬休”,即每十天休假一天。“唐法,旬休者一月三旬,遇旬则休沐,即十日一洗沐也。”也就是说,每月的初十、二十和月底各休假一天,施行的是十天工作制。宋朝官吏的休假制度更加宽松,全年的实际休假达到98天。明清时期的休假制度则变化较大,休假的时间越来越短,但是工作效率却未必能够提高。古时还有丁忧制度,这是为父母守丧的制度。父母死后,子女要守丧三年,不得做官,不得婚娶,不得赴宴,不得应考。

“退休”一词始见于唐代。韩愈《复志赋序》:“退休于居,作《复志赋》。”《礼记·曲礼》规定:“大夫七十而致事。”白居易有诗《不致仕》:“七十而致仕,礼法有明文。”致事也叫致仕,就是退休的意思,是指把做官的禄位还给国君,即退休之意。明清两代则规定:“文武官六十以上者,皆听致仕。”跟今天的退休年龄一样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5 18:25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