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会 把装满东西的器物盖起来

有匪君子,充耳琇莹,会弁如星 ——《诗经》

“会”字的义项非常之多,但是今天的常用义项无非会合、开会、懂得等。

会,甲骨文字形A,这是一个象形字,下部为底座,中间的器皿里装了一些东西,上部为盖子。也有学者认为像一座粮仓,或者有锅盖的炊事用锅。金文字形B,上部和下部的盖子、底座还是原样,中间的器皿里装了更多的东西,而且还添加了两只把手,以方便端来端去。金文字形CD,中间装的东西稍有区别,其余部分一仍其旧。小篆字形E,更加规范化了。楷书繁体字形F。简化后的简体字完全看不出器皿的样子了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会,合也。”这并不是“会”字的本义,许慎把象形字当成了会意字,而且把引申义当成了本义。段玉裁引《礼经》中的释义:“器之盖曰会,为其上下相合也。”因此“会”字的本义是器物的盖子。这个本义跟“会”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相符。周代的祭祀有个程序叫“启会”,意思就是打开礼器的盖子。“会,合也”是这个本义的引申义,盖子盖上了,器物自然就合在了一起。

今天的财务人员叫作“会计”,其实来源非常久远。周代时,大宰和小宰这两种官职的官员,要会集有关的工作人员,对收支情况进行统计,每月终统计一次叫“要”,每年终统计一次叫“会”,即《周礼》所言:“岁终,则会计其政。”郑玄说:“司会主天下之大计。”“司会”这个官职主持国家年终的核算,称“大计”。会集财务人员进行大计,故称“会计”。因此段玉裁说:“凡曰会计者,谓合计之也,皆非异义也。”不过为了区别“会合”之“会”的读音“hu#”,古人为“会计”之“会”添加了另外的读音“ku3i”。绍兴古称会稽,就是由“会计”一词而来。据《越绝书》记载:“禹始也忧民救水,到大越,上茅山,大会计,爵有德,封有功,更名茅山曰会稽。”“大会计”,即大会诸侯计功;“计”和“稽”是通假字,因此而有“会稽”的称谓。

今天使用的汇票、支票等银行票据,明清时期叫“会票”,更早在南宋时期叫“会子”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谓呢?就是从“会”字本义引申而来。这是异地支付款项的凭证,在一地交款领票,到另一地凭证兑换,两者合在一起方能支付。

“会”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奇特义项:缝隙。《诗经·淇奥》:“有匪君子,充耳琇莹,会弁如星。”“匪”,通“斐”,有文采的样子;“琇莹”,美石;“弁”,鹿皮制的帽子。这句诗的意思是:有位神采奕奕的君子,耳朵上镶嵌着美丽的宝石,帽子的接缝处也镶嵌着美丽的宝石,像星星一样闪闪发亮。这里的“会”读作“ku3i”,“会”的本义既然是器物的盖子,盖上时一定会有缝隙,因此引申出“缝隙”的意思。周代礼制规定:“王之皮弁,会五采玉琪。”国君的鹿皮帽上,要在缝合处缀五彩的美玉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5 18:25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