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寿 |
字源 | 寿如南山之寿,不骞不崩(《诗经》) 汉字身世小档案 ■ “五福临门”的“五福”原来是指寿、富、康宁、攸好德、考终命。 ■ “寿”在金文字形中是会意字,像一个老人在做农活的样子,会意为参加劳动才会长寿。 ■ 古人把人的寿命分成上寿、中寿、下寿三种,八十岁以上寿终正寝称为喜丧,丧事当作喜事办。 ![]() “五福临门”是中国民间的一句吉庆用语,过春节相互拜年时经常使用,春联上更是出现得非常频繁。“五福”到底是哪五种福气呢? “五福”出自《尚书·洪范》:“一曰寿,二曰富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“康宁”是指身体安康,没有疾病;“攸好德”是修习美好的德行;“考终命”的“考”是老的意思,“考终命”即尽享天年,寿终正寝。东汉学者桓谭在所著《新论》中进一步解释道:“五福:寿,富,贵,安乐,子孙众多。”这“五福”浓缩了中国人的终极理想,现代人仍然兢兢业业地遵循,只不过“子孙众多”的冲动弱化了下来。 “五福”中有两福(寿、考终命)都跟寿命有关,而且头一福就是“寿”,这也是远古人类的原始意识。古人把人的寿命分成上寿、中寿、下寿三种,有关三种寿命的年龄,说法不一,《庄子·盗跖》说:“人上寿百岁,中寿八十,下寿六十。”唐代学者孔颖达说:“上寿百年以上,中寿九十以上,下寿八十以上。”高寿既是古人的追求,也是最大的福气,所以按照古代的礼节,活到八十岁以上寿终正寝的,送礼不用白布,而是用红色的挽联和红色的帐子,这称为喜丧,是说丧事当作喜事办。 “寿”字字形的演变非常有意思。寿,金文字形❶,这是一个会意字,但到底是怎么会意的却众说纷纭。有学者认为,下面的曲线“为耕耙过的田地的纹路,像老人脸上的皱纹”,两个“口”是表声符号。也有学者认为,下面的曲线表示延续,两个“口”则为肉形,代表身体,会意为生命延续,活得长久。还有学者认为寿字字形的上面是“老”字的上半部分,像一位头发长长的老人,下面的曲线表示田垄或耕田的痕迹,左右两个半圆形表示耕田的犁具。这样来看,“寿”字显然是农业社会的反映,意思是说老年人不能光坐着不动,要经常参加劳动,在田地里耕作才会长寿。 我认为以上诸说都不妥。“寿”字下面的曲线代表田畴,两个“口”应该是祭祀所用的器具的形状。古时乡间有四时之祭,祭祀土地神和谷神,祈祷丰收。字形上面添加了一个“老”,表示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祀仪式。整个字形会意为祈祷老人长寿。 寿,金文字形❷,最下面添加了一个酒具,用酒为老年人祝寿。金文字形❸,在酒具的旁边又添加了一只手,意思是手捧酒具为老年人祝寿。小篆字形❹,与金文相似但更加规范化。楷书繁体字形❺,失去了最初的形象,只有手(寸)的样子还在,外形上完全看不出为什么这样造字了。简化后的字体则完全看不出造字的原意了。 《说文解字》:“寿,久也。”《诗经·天保》:“如南山之寿,不骞不崩。”如同南山一样长寿,不亏损不崩塌。古人甚至幻想出一种生长年岁长久的仙木,唤作寿木:“寿木,昆仑山上木也。华,实也。食其实者不死,故曰寿木。”“有寿木之林,一树千寻。日月为之隐蔽。若经憩此木下,皆不死不病。”出于对活得长久的美好愿望,古人还把棺材叫作寿木。从汉代开始,年满七十岁的老者可以得到朝廷赐拐杖的荣誉,这种拐杖叫鸠杖,是用玉制成的,可见古人对长寿者的尊崇。赏赐鸠杖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,乾隆皇帝有一次开“千叟宴”,参加宴会的老者达三千九百多人,每人都被赏赐了一根鸠杖,令人叹为观止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