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汉字字源辞典,字源查询,字源网">
【釋形】
,字書未見,據銘文學者釋讀為“胡”。金文从害,夫聲。王子午鼎句為:“龏屖”,而它銘亦作“害屖”,如史牆盤:“害屖文考。”推測字當以“害”加“夫”為聲。害可通“胡”,依“字例”的簋字看,其左下部演化作“古”形,已有聲化趨勢,害與胡古均爲匣紐字。
【釋義】
(一)通“胡”。古代我國少數民族的一支,亦為諸侯國。歸姓。在今安徽阜陽。公元前495年滅于楚。戰國時楚邑。簋:“(率)有(司)、師氏奔追戎于林,博(搏)戎。”商周金文註:“裘錫圭則說此胡在河南郾城縣。史記·楚世家記楚昭王二十年‘滅胡’,正義引括地志云:‘故胡城在豫州郾城縣界。’郾城在葉縣之東,棫林亦在葉縣之東。二者相距甚近。”楊寬云:“‘’當卽‘胡’,古同音通用。春秋·定公十五年載:‘楚子滅胡,以胡子豹歸。’胡國在今安徽阜陽。甗載:‘……師雍父史(使)事于侯。’侯卽胡國君主。彔簋載:‘白(伯)雍父來自,蔑彔曆。’……看來胡國是服從於西周王朝的小國,正當淮夷西邊,因而王朝出征的將領以此為重要的據點。”
(二)族徽。亞皇祈卣:“{亞()}皇。”
(三)人名。簋:“(胡)乍(作)彝寶(簋)。”鐘:“(胡)其萬年,畯保亖(四)或(域)。”為周厲王自名。史記·周本紀:“夷王崩,子厲王胡立。”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438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