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鹿 |
字源 | 鹿lù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鹿的甲骨文最凸显的就是鹿角,从这个标志性特征,我们就可以很快地判断出这是什么动物。甲骨文的鹿是个象形字,刻画了鹿头、眼耳以及身体和四肢,形象逼真。金文与甲骨文相似,但变得更加规整。小篆还能看出一点鹿的形象,这种形象主要来自鹿角。隶书则完全失去了鹿的形象性。 鹿在上古时代是一种常见的动物,也是被猎杀的重点对象。在殷商时代,商王尤其热衷于逐鹿射杀活动。在已有的甲骨卜辞中我们不难发现,商王一次捕杀鹿可高至几十头。“鹿”的甲骨文字形,仅《甲骨文编》就有近五十种。这也可见人们对鹿的熟悉程度。《说文解字》说道:“鹿,兽也。象头角四足之形。”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写道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”描绘的就是鹿的形象。鹿在上古时代是帝王田猎的爱物,后来数量减少了,但仍然是皇室田猎所喜欢的对象,因此有“逐鹿中原”“鹿死谁手”等说法,这里的鹿实际上已经由鹿这个动物引申指一种政权、权势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有这样的记载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这里的鹿就是政权、权势的代名词。 鹿是一种驯良的动物,常被看做友善的象征。上古人们用鹿肉招待客人,用鹿皮馈赠朋友。《诗·小雅·鹿鸣》即以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”起兴,写到“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”的宾主欢宴场面。《鹿鸣》在后来的宴会上仍在传唱。科举时代在乡举考试后,州县长官宴请相关工作人员和新举人,宴会上就要唱《鹿鸣》,演魁星舞。所以,这种宴会又叫“鹿鸣宴”,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又叫 “鹿鸣客”。 成 语 鹿死谁手 指鹿为马 逐鹿中原 歇后语 被猎人追赶的金鹿——慌里慌张 豺狗子吃马鹿——好大的胃口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