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得 |
字源 | 得dé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得”字的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,这个字的左上部件是一个贝壳的形状,右下部件像一只手,表示手持贝。贝在上古社会曾一度被用作货币,是一种财富的象征。整个字表示“得到、获取”的意思。后来左边多了个“彳”,表示道路、行走,可以理解为在路上获取、得到贵重物品。金文变化不大。小篆还是这些基本部件,但表示手的“又”写成了“寸”,也是手的意思。左边所列小篆的第二个形体是古文,形体类似左边列举的第一个甲骨文。隶书的“得”字右边部件,上面误作为“旦”,已经不能解析出文字所表示的含义了。 上面分析可以明确“得”的本义是获得、获取、得到的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得,行有所得也。从彳,㝵声。”行走中有所获得称为“得”,例如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说:“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”凡与收获、获取有关的意义都可以用“得”表示,引申还可以表示取信、投合。例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说:“少师得其君。”就是说少师取信于君而得宠。“取信、投合”就意味着适合了别人的要求,因此引申表示“适合”的意思,例如我们说的“得当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由“获得”进一步引申可以表示理解明白,例如韩愈《送陈秀才彤序》中说:“吾目其貌,耳其言,因以得其为人。”“得”是理解、知晓的意思,是说我通过看他的外貌,听他说话而知晓他的为人。 我们今天对“得”的使用更多的是它的本义,即“得到、获得”,例如我们通常说的“得失”“得到”“得分”,等等,一些引申义也常用,例如表示满意、能够、允许意义的说法“得意”、“不得随地吐痰”等。作为助词,它可以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,连接表示结果和程度的补语,例如“跑得快”“笑得欢”“走得急”,等等。 成 语 得天独厚 得心应手 罪有应得 心安理得 如鱼得水 得陇望蜀 歇后语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——得过且过 诸葛亮用空城计——不得已 谚 语 得朋友难, 失朋友易。 留得青山在, 不怕没柴烧。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