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chéng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“成”的甲骨文是由两个部件组成,右边像一把长柄的斧头,斧头的左下方表示一个即将被劈斩的物体,整个字表示斩物,古代有斩物为盟的传统,这个字也就表达了这个意思。金文的形体和甲骨文的形体结构基本一致,右边像一把斧子,斧子的刃口下方表示一个被劈斩的物体,只是笔画较甲骨文更为繁复一点。小篆的形体在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,笔画有所规整,但比照甲骨文、金文大致还能追寻到演变的路线。隶书以及楷书就小篆的形体进行了整改,已经很难分析出这个字的最初含义了。

《说文解字》告诉我们:“成,就也。从戊,丁声。”即“完成”的意思,可以表示事情结束了。例如《诗·大雅·灵台》中所记载的:“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”其中的“成”就是“完成”“实现”的意思。我们今天可以说“这事成了”,这里的“成”就指完成、实现,进一步引申可以作“成功”的意思讲。“完成”之后就会使事情或者事物达到某种状态或者以另外一种状态存在,因此有“成品”“成型”“成见”等说法。还可以作为“变成”讲,例如“人死成灰”“玉不琢不成器”“滴水成冰”,这里的“成”指状态的转变、变化。由“完成”这个意思引申还可以表示事物的成熟,例如《吕氏春秋·明理》中所记载的:“五谷萎败不成。”这里的“成”即熟、成熟。我们今天有“收成”“年成”的说法,实际上是指农作物成熟之后的收获,又如“成年人”或者“成人”当中的“成”也是作成熟理解。“成熟”有“满”“全”的含义在其中,引申可以表示 “成全”,例如我们所熟悉的《论语·颜渊》 中的一句话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”“成”即“成全”。

成 语

众志成城 积劳成疾 望子成龙

坐观成败 水到渠成 聚沙成塔

歇后语

白骨精骗唐僧——一计不成又生一计

半个铜钱——不成方圆

笔杆子吞进肚——胸有成竹

谚 语

成事不足, 败事有余。

麦收九成熟, 不收十成落。

久病成良医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10:11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