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岳僧互乞新诗去,酒保频征旧债来(韩偓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■ “保”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会意字,左边是弓着背的人,右边是“子”,会意为把孩子背在背上。

■ “酒保”一词出现得非常早,战国时期的《鹖(hé)冠子》一书中就已两次出现。

■ 辅佐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名臣伊尹就曾经当过酒保。

■ “保庸”或者“庸保”一词的意思是必须要付给雇佣的人一定的报酬,这样被雇佣的人才会安心工作。

古代把酒肆里的伙计称作“酒保”,今天虽然已经不这样叫了,但是古代通俗小说和古装电视剧中常常还有这样的称谓,因此今天的人们对“酒保”这个称谓非常熟悉。

为什么叫“酒保”“酒保”最早写作“酒人保”或“酒家保”,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穷困,赁佣于齐,为酒人保。”裴集解:“酒家作保佣也,可保信,故谓之保。”颜师古注:“谓庸作受雇也。为保,谓保可任使。”《后汉书·杜根传》:“因得逃窜,为宜城山中酒家保。”李贤注:“言为人佣力保任而使也。”裴、颜师古和李贤的解释都似是而非,无非是说之所以叫“酒人保”或者“酒家保”,是因为受雇于人,可以相信他因而也可以用他为顾客服务。

古代用作“雇佣”这个意思的字眼有很多,比如雇、赁、佣、庸都是这样的意思。不过“庸保”或者“保庸”的称谓更常见,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。”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(相如)与保庸杂作。”关于“庸保”,颜师古解释道:“庸即谓赁作者,保谓庸之可信任者也。”跟上述解释相同,但是仍然没有解释清楚到底为什么叫“保”。

“保庸”一词出现得非常早,《周礼》中统治人民的八种方法之一就有“保庸”:“一曰亲亲,二曰敬故,三曰进贤,四曰使能,五曰保庸,六曰尊贵,七曰达吏,八曰礼宾。”这八种统治术分别解释于下:“亲亲”是爱自己的亲属,“敬故”是不怠慢故旧,“进贤”是进见贤能之士,“使能”是任用有才能的人,“尊贵”是尊敬贵人,“达吏”是举荐勤劳的小吏,“礼宾”是礼敬宾客。那么“保庸”呢?郑玄解释道:“保庸,安有功者。”贾公彦解释得更明白:“保,安也;庸,功也。有功者上下俱赏之以禄,使心安也。”

受雇于人的“保庸”或者“庸保”一词即由此而来,意思是必须要付给雇佣的人一定的报酬,这样被雇佣的人才会安心工作。裴骃、颜师古和李贤对“保”字的解释之所以似是而非,是因为他们都没有突出“保”有“安”的意思。

“保”这个字很有趣,甲骨文字形❶,这是一个会意字,左边是弓着背的人,右边是“子”,会意为把孩子背在背上。金文字形❷,同于甲骨文。金文字形❸,这个字形极其美丽,而且令人感动,大人伸出长臂,将孩子呵护在怀里,关爱之情,如在目前。金文字形❹,给孩子头上添加了一块玉,表示珍贵之意。小篆字形❺,孩子的样子变成了“呆”,完全看不出本来面目了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保,养也。”这并非“保”的本义,唐兰先生指出了许慎为什么释义错误:“负子于背谓之保,引申之,则负之者为保;更引申之,则有保养之义。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,许君误以为形声,遂取养之义当之耳。”“保”又引申出“安”的意思。

“酒保”这一俗语即紧承“保庸”而来,指老板付给“酒保”报酬,“酒保”方才能够安心为老板工作,才值得老板信任。“酒保”一词出现得非常早,战国时期的《(hé)冠子》一书中已经两次出现:“酒保先贵食者。”酒保的天职当然是先招呼照顾食客了。“伊尹酒保”,辅佐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名臣伊尹就曾经当过酒保。可见“酒保”的来历有多么古老,但从古至今,都没有人彻底讲解清楚过“酒保”这个俗语的真正含义,直到本书问世,这个难题方才宣告解决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5 18:11: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