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冰清玉润 |
字源 | 冰清玉润原来是翁、婿的美称挚峻,字伯陵,西汉时期的隐士,与司马迁交好。司马迁做官之后,给他写了一封信:“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,太上立德,其次立言,其次立功。伏惟伯陵材能绝人,高尚其志,以善厥身,冰清玉洁,不以细行荷累其名,固已贵矣。然未尽太上之所由也。愿先生少致意焉。” 司马迁劝挚峻出山做官,“太上立德”,但被挚峻拒绝了。“冰清玉洁”这个成语即由此信而来。三国时期,曹植在为光禄大夫荀彧所写的悼文中,称赞荀彧“如冰之清,如玉之洁”,这是对“冰清玉洁”的最好解释。 不过,还有一个成语,跟“冰清玉洁”只有一字之差,含义却大相径庭。这个成语叫“冰清玉润”。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篇中载:“卫洗马初欲渡江,形神惨悴,语左右云:‘见此芒芒,不觉百端交集。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!’” 著名美男子卫玠时任太子洗马,中原战乱,卫玠渡江迁居南方。余嘉锡先生在为《世说新语》所作的笺疏中说:“当将欲渡江之时,以北人初履南土,家国之忧,身世之感,千头万绪,纷至沓来,故曰不觉百端交集,非复寻常逝水之叹而已。” 南朝梁学者刘孝标注引《卫玠别传》:“裴叔道曰:‘妻父有冰清之资,婿有璧润之望,所谓秦晋之匹也。’”《晋书·卫玠传》的记载则是:“玠妻父乐广,有海内重名,议者以为‘妇公冰清,女婿玉润’。” 这就是“冰清玉润”一词的来历,后人遂将其用作翁、婿的美称,也省称为“冰玉”。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,友人王定国亦受牵连,苏轼心中甚为不安,写了一封《与王定国书》安慰友人,其中说:“知今日会两婿,清虚阴森,正好剧饮,坐无狂客,冰玉相对,得无少澹否?”“冰玉相对”即指翁、婿相对。 因为这个典故,后人也用“玉润”或“润玉”来作为女婿的美称。明末清代戏曲家李渔所作《风筝误》第四出“郊饯”,描写布政官戚天衮为应朝廷征召的同榜弟兄詹烈侯饯行,詹烈侯以二女婚事相托戚天衮,戚天衮回答道:“承台命,我中心敬领,定搜寻一双润玉配清冰。”“润玉”即指女婿,“清冰”即指詹烈侯。 ![]() 《竹林七妍》(『女見立竹林七賢人』),胜川春潮绘,约一七八八年。 胜川春潮(勝川春潮,生卒年不详),胜川春章的门人,其美人画受鸟居清长影响,颀长柔美。这幅双联画描绘了七个游女及两个侍女,七游女模拟“竹林七贤”的样子,立于竹丛之畔,衣袂飘飘,顾盼做姿。这种类似cosplay(角色扮演)的风格在浮世绘美人画中很流行,“竹林七贤”主题也被多次借用。胜川春潮是当时的美人画名家,图中女子错落有致,面容柔和,衣饰鲜艳,整体色调丰富和谐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