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服

有事,弟子服其劳(《论语》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“服”是一个会意字,甲骨文字形中间是一个半跪着的人,右边是一只手,左边就是用作祭祀的人牲。本义是降服或者祭祀的仪式。

商代有内外服的制度,“外服”指京都以外的边远之地,“内服”指王畿以内的地方,由商王直接管辖。

“服侍”是侍奉别人,“衣服”是穿在身上的,这两个词为什么都使用同一个“服”字呢?“服”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汉字,它的本义到底是什么,学者们争论颇多。

服,甲骨文字形A,很显然这是一个会意字,共有三个字符组成。中间是一个半跪着的人,右边是一只手,左边是什么呢?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是一个盘子,整个字形会意为一个人驱使着另一个人捧着盘子,去侍奉别人。这种解释很牵强,侍奉别人可以使用的器具很多,为什么单单突出盘子呢?

白川静先生说:“‘盘’为仪式时使用的礼器。盘前举行某种仪式,谓‘服’,很可能是降服的仪式。降服仪式完了后,授与降服者某种服属之职,从事此职务称‘服事’。”这个观点极富启发性,虽然仍属猜想,因为他并没有举出使用“盘”举行降服仪式的实例。这让我想起古代盟会时使用的“珠盘玉敦”。珠盘和玉敦都是饰以珠玉的精美的玉器,盟会时用珠盘盛牛耳,玉敦盛牛血,然后歃血盟誓。商代有用活人祭祀的制度,称作人牲,来源是战争中的俘虏。“服”字形中半跪着的人就是用作祭祀的人牲,珠盘中盛的是人牲之血,因此这个字形很可能是用人牲献祭的如实写照。

服,金文字形B,左边盘子的形状有些变形,变得像“舟”。金文字形C,左边的盘子更像“舟”。小篆字形D,紧承金文字形而来,完全失去了甲骨文字形中盘子的形状。楷体字形又将“舟”讹变为“月”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服,用也。一曰车右騑,所以舟旋。”古时驾车一辕四马,中间夹辕的两匹马叫“服马”,两边的两匹马叫“騑马”或“骖马”。许慎所释为引申义。南宋学者戴侗说:“服,小舟附大舟者也。”清代学者朱骏声则说:“服字本义,舟两旁夹木也。”这种解释完全无视手按压半跪着的人这个形象,因此是错误的,“服”的本义正如上述,乃是降服或者祭祀的仪式。战争中的俘虏也用作奴隶,因此“服”引申为服侍、侍奉、从事等义项。孔子在《论语》中说“有事,弟子由劳”,有事情的时候,由弟子奔走操劳,这个“服”即从事的意思。

据《尚书·酒诰》记载,商代有内外服的制度,所谓“外服”,是指京都以外的边远之地,由近及远分别称侯、甸、男、卫、邦伯;所谓“内服”,是指王畿以内的地方,由商王直接管辖。徐中舒先生认为“卫服是镇压奴隶的军事贵族,甸服是被俘虏来的生产奴隶”,由此也可证明“服”的本义就是从战争中的俘虏而来,引申而指内外服都是服事天子之意。

而“服”用作衣服之称,无非是形容衣服乃为人服务,已属于远引申义了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6 17:05: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