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宋

宋,大辰之虚也(《左传》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“宋”是一个会意字,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屋顶,下面是一棵“木”。木者所以成室以居人也。

宋姓是中国姓氏中的大姓之一。

商丘称“宋”,正是由为祭天和祭祀大火星搭建的祭社而来。

宋姓是中国姓氏中的大姓之一。据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记载,周武王灭商后,封殷纣王的儿子武庚管辖商朝旧都,周武王死后,武庚起兵反叛,被周公诛杀,另封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微子启于商丘,国号宋,后被齐国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这就是宋姓的来源。

但是,《史记》称微子启“国于宋”,可见在微子启的宋国之前,商丘此地早已名为“宋”,微子启只不过以地名为国名而已。而且,古人起名的禁忌之一是“名子者不以国”,不能用国名为子孙起名,可是鲁定公却名“宋”,由此也可知“宋”最初并非国名。那么,商丘为什么叫“宋”呢?

宋,甲骨文字形A,这是一个会意字,上面是屋顶,下面是一棵“木”。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形,到底会意的是什么呢?徐铉解释说:“木者所以成室以居人也。”这一解释遂成为历代关于“宋”字的主流释义。甲骨文字形BC,大同小异。金文字形D,紧承甲骨文字形而来。小篆字形F,可以看出,直到今天,“宋”字几千年来都没有任何变化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宋,居也。”徐中舒先生在《甲骨文字典》中解释说:“像以木为梁柱而成地上居宅之形。”“宋”如果真是“居宅之形”,那么到处都有居宅,为什么偏偏把商丘名为“宋”呢?这种主流释义并没有给出“宋”和商丘之间的逻辑关系。

谜底要从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中的一句话揭开:“宋,大辰之虚也。”“虚”通“墟”,处所;“大辰”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,古称大火星。本书在解读“商”字时,曾援引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的记载:高辛氏二子不和,遂“迁阏伯于商丘,主辰,商人是因,故辰为商星”。商人部落是负责祭天和祭祀大火星的部族,故称商丘为“大辰之虚也”。而商丘称“宋”,则要从商人部落的祭社说起。

商人的祭社称作“桑林”。《吕氏春秋·顺民》篇记载,商初大旱,商朝的创建者成汤“乃以身祷于桑林”,可见“桑林”是商人专用于祭祀之地。《帝王世纪》则记载得更加详细:“遂斋戒剪发断爪,以己为牲,祷于桑林之社。”成汤把自己当作祭祀的牺牲,在桑林之社祈祷。“社”是祭祀土地之神的场所。古代中国桑树众多,很显然,商人的祭社是用桑树搭建而成的,故称“桑林”。商丘之所以称“宋”,正是由为祭天和祭祀大火星搭建的祭社而来,这种祭社用桑树搭建而成,“宋”的字形中,上面是祭社的屋顶,下面的那个“木”就是指桑树。“宋”字恰是商人用桑树搭建而成的祭社的真实写照。

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燕之有祖,当齐之社稷,宋之有桑林,楚之有云梦也。”燕国的“祖”、齐国的“社稷”、宋国的“桑林”和楚国的“云梦”都是祭祀之地。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:“宋公享晋侯于楚丘,请以桑林。”此处的“桑林”乃是“殷天子之乐名”,商人在桑林举行祭祀时所用的乐舞。宋国以“宋”为国号,正是继承了殷商的祭祀传统,这就是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篇中所说“立成汤之后于宋,以奉桑林”的本意。

安徽省寿县出土的宋景公所造的戈上有铭文“宋”,铭文字形E,这一字形更是宋国祭社的传神写照:下面是一棵桑树,上面祭社的屋顶装饰得极其华丽。如果“宋”字仅仅是普通的“居宅之形”,用不着如此装饰,也不可能全都如此装饰,因此这个字形乃是宋国对于“桑林之社”的完美复原。

“宋”字的造字密码就此揭开,而宋姓这支中华大姓,蕴藏着多少殷商的故国记忆啊!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5 15:55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