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若将除害马,慎勿信苍蝇(高适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■ “害”是一个会意字,指在家里乱说话,会因此招致危害。

■ “害”还可以引申为招致某种后果之意,如“害羞”“害喜”等。

■ “害群之马”中的“害马”,原先指的并不是危害马群的劣马,而是指会危害马的天性的事情。

“害”是伤害、损害的意思,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意思呢?

害,金文字形❶,这是一个会意字:上为覆盖的屋顶;中间是“丯(jiè)”,本为刀刻的纹饰,由刀刻引申为割伤,或者由纹饰的连绵衔接引申为相续不绝;最下面是“口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害,伤也。从宀从口。宀、口,言从家起也。丯声。”按照许慎的说法,“害”字是这样会意的:“言从家起”,在家里说话比较随便,因此乱说话常常成为危害的根源。许慎认为“丯”表声,但是“丯”也兼表意,表示因口角而互相伤害,或者相续不绝、毫无顾忌地乱说话。段玉裁解释道:“言为乱阶,而言每起于袵席。”徐锴解释道:“祸尝起于家,生于忽微,故害从宀。”都是同样的意思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俗语“祸从口出”。

害,金文字形❷,大同小异。金文字形❸,右边添加了一个面朝左的人,更突出了家里人在乱说话的含义。小篆字形❹,与金文相似。

“害”的本义可引申为妨碍的意思。相传有一个叫陈相的人,见到孟子,问道:“许子奚为不自织?”意思是有一个叫许子的人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呢?孟子回答道:“害于耕。”因为他怕会妨碍农活儿。许子以耕作为业,如果再去织布当然会妨碍农活儿,因此孟子才这么回答,意思是许子可以用耕作的产出来换取布匹。“害”还可以引申为招致某种后果之义,这种用法最有趣的词是害羞、害喜,害羞即招致羞意,害喜即招致怀孕的种种不良反应。

有个成语叫“害群之马”,也可以简称为“害马”,比如唐代诗人高适有“若将除害马,慎勿信苍蝇”的诗句。这是一个被误解了两千多年的成语。成语词典对“害群之马”的解释是:“危害马群的劣马。”听起来很符合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,可是仔细一琢磨,问题就出来了:什么样的马是危害马群的劣马?劣马为什么会危害马群?如果在牧区生活过,经过观察就会发现,只有劣马,而没有能够危害马群的劣马。

原来,这个成语的原始含义跟现在的意思并不一样。

这个成语出自《庄子·徐无鬼》。黄帝带着六位圣人到具茨山去拜见一位叫大隗(wěi)的神仙,在半道上迷了路,刚好遇见一个牧马的童子,于是黄帝问他:“小朋友,你知道具茨山吗?”童子回答道:“知道啊。”黄帝又问道:“那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吗?”童子回答道:“知道啊。”

黄帝一听这小孩见多识广,感叹道:“你真是个神童啊!不光知道具茨山,还知道大隗住在哪里。请问你知道怎么治理天下吗?”

童子回答道:“我小时候得了眼病,看不清楚东西,有位长者建议我乘坐着太阳车来到这片旷野牧马。这里的气候对我的眼病有好处,如今已经有了好转,我马上就要离开了。至于您说的治理天下的方法,我既不懂,也不愿费心去考虑。”

黄帝坚决要向童子请教,童子看糊弄不过去了,就回答道:“夫为天下者,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!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。”郭象解释说:“马以过分为害。”成玄英解释说:“害马者,谓分外之事也。”这位童子的意思是说:治理天下,跟牧马是一个道理。马要牧得好,就要除去一切危害马的天性的事情,顺其自然。治理天下也是这样,天下若想治理得好,也无非顺其自然罢了。

黄帝听了这番话,连忙行大礼,口称“天师”而去。

到了后来,“害马”居然演变成了“害群之马”,用来比喻危害集体的人了,真是对马的诬赖!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5 22:58: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