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九月寒砧催木叶,十年征戍忆辽阳(沈佺期)

汉字身世小档案

■ “寒”字极其复杂,在金文字形中,上面是房子,房子里面添加了许多东西:中间一个人,人的下面是脚,最下面的两横代表冰块,周围还是塞了四把草来御寒。

■ 寒露的到来有三个征兆:第一个征兆是“鸿雁来宾”,第二个征兆是“雀入大水为蛤”,第三个征兆是“菊有黄花”。

■ 小寒的三个征兆是:“雁北向”“鹊始巢”“雉雊”。

■ 大寒的“三候”是:“鸡乳”“征鸟厉疾”和“水泽腹坚”。

寒冷仅仅是人体的一种感觉,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,因此这个字就被造得极其复杂。

寒,金文字形❶,这是一个会意字,上面是房子,房子里面有一个人,旁边是四把草,会意为用草来抵挡寒气。金文字形❷,字形更加复杂,上面还是房子,房子里面添加了许多东西:中间一个人,人的下面是脚,最下面的两横代表冰块,脚踩在冰块上可想而知多么寒冷!周围还是塞了四把草来御寒,估计造出这个字的古人,造字的时候一定也会感到全身冰冷吧!小篆字形❸,跟金文字形大同小异。楷体字形变形严重,完全没有寒冷的感觉了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寒,冻也。从人在宀下,以草荐覆之,下有仌。”“仌”就是冰。古人对四季的变化很敏感,因此创造了四季之神,其中冬神称作“玄冥”,又称“司寒”,北方为冬,因此冬天时天子的各种器具都要使用黑色,祭祀司寒的时候,要使用黑牡(黑色的雄性牺牲)和秬黍(黑色的黍子)。

虽然冬天最为寒冷,但其实从秋分之后天气就开始转寒了,沈佺期有诗:“九月寒砧催木叶,十年征戍忆辽阳。”“砧”(zhēn)是捣衣石,“寒砧”指寒秋时节的捣衣声,秋景之冷落萧条可见一斑。二十四节气中有三个与“寒”有关的是寒露,小寒,大寒。

每年阳历10月8日或9日为寒露,气温更低,空气已结露水,快要凝结成霜了,故称“寒露”。有三个征兆出现(“三候”),就意味着寒露到来了。第一个征兆是“鸿雁来宾”,古人认为鸿雁(大雁)是中国更北方的鸟类,这时大举南迁到中国南方过冬,就像来中国做客一样,故称“来宾”;第二个征兆是“雀入大水为蛤”,“蛤”(gé)指产于我国沿海一带的蛤蜊,“大水”即大海,天气转寒,雀鸟突然都不见了,而海边突然出现了很多蛤蜊,贝壳的条纹、颜色和雀鸟很相似,于是古人就认为“飞物化为潜物”,雀鸟化作了蛤蜊;第三个征兆是“菊有黄花”,菊花开始开放。

每年阳历1月5日、6日或7日为小寒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解释道:“月初寒尚小,故云,月半则大矣。”小寒的“三候”是:第一个征兆是“雁北向”,大雁开始北飞;第二个征兆是“鹊始巢”,此时北方到处可以见到喜鹊筑巢的繁忙景象;第三个征兆是“雉”,“雉”是野鸡,“”(gòu)是动词,专指野鸡鸣叫,野鸡感受到阳气而鸣叫。

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,每年阳历1月20日或21日为大寒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。大寒的“三候”是:第一个征兆是“鸡乳”,可以孵小鸡了;第二个征兆是“征鸟厉疾”,征鸟是远飞的鸟,指鹰隼等猛禽,这些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,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,以补充身体能量,抵御严寒;第三个征兆是“水泽腹坚”,在一年中的最后五天,河流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,而且最结实,最厚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5 16:13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