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尤 |
字源 | 尤但是好花皆易落,从来尤物不长生(刘禹锡) 汉字身世小档案 ■ “尤物”在古代是指害人的妖女,有道德的君子避之唯恐不及! ■ 要避免被“尤物”所害,唯有崇高的德行才能够镇得住。 ■ “尤物”也曾用来指杰出的人物。 ■ “尤”其实就是“疣”,也就是肉瘤的意思。 ![]() 今天的男人们把具有媚惑力的漂亮女人称作“尤物”,对“尤物”充满了艳羡之情,一看见“尤物”恨不得立马据为己有。殊不知在古代,“尤物”是男人们,尤其是以道德高尚自诩的男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。 尤,甲骨文字形❶,《说文解字》:“从乙,又声。”按照许慎的说法,这是一个形声字,“乙”像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,受到阻碍还能屈曲生长,则显示出优异。因此许慎解释道:“尤,异也。”但是有的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。左民安先生认为“尤”是一个指事字,甲骨文字形表示的意思是:“在右手的手指上有一点,意思是生了一个肉瘤,即‘疣’,俗称‘瘊子’,中医上叫‘千日疮’。”他进而认为“尤”其实就是“疣”的初文。丁山先生则认为这个字形像“手欲上伸而碍于一”,上面的一横是指事符号。这种解释很接近许慎的看法。金文字形❷,接近甲骨文。小篆字形❸,更接近许慎所说的“从乙,又声”的形声字字形了。 “尤”的本义就是优异,但是也可以表达它的反面意思,比如怪异,比如过失、罪过。有个成语“以儆效尤”,意思就是以此警告效法怪异的、坏的行为的人。古代的字书关于“尤”的解释大同小异,如《小尔雅》:“尤,怪也。”《左传》注:“尤,甚也。”《管子》注:“尤,殊绝也。” “尤物”一词最早见于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。晋国大夫叔向想娶申公巫臣和夏姬所生的漂亮女儿为妻,叔向的母亲规劝他说“甚美必有甚恶”,然后得出结论:“夫有尤物,足以移人;苟非德义,则必有祸。”意思是尤物的能量足以改变人的精神状态,使人心理和行为统统失衡;如果男人不是有德有义的正人君子,根本不可能镇住这种尤物,祸患也就随之而来。此处的“尤物”特指绝色美女。但是“尤物”同时还可以指杰出的人物,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南伯子綦隐几而坐,仰天而嘘。颜成子入见曰:‘夫子,物之尤也。形固可使若槁骸,心固可使若死灰乎?’”这段话的意思是,南伯子綦靠着几案坐着,仰面向天,缓缓吐气。颜成子进来看见了,说:“夫子是出类拔萃的人物。形体固然可以如同枯骨,心灵难道也可以如同死灰吗?”此处的“物之尤也”即指杰出的人物。 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《莺莺传》,对“尤物”一词的解释更加详细。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后,为了良心上的安宁,讲了一篇大道理,其中的关键词就是“尤物”:“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,不妖其身,必妖于人。使崔氏子遇合富贵,乘宠娇,不为云,不为雨,为蛟为螭,吾不知其所变化矣。昔殷之辛,周之幽,据百万之国,其势甚厚。然而一女子败之,溃其众,屠其身,至今为天下僇笑。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,是用忍情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:凡是尤物,不害己必害人。假如崔莺莺嫁给富贵之人,凭着娇宠,不为云,不为雨,为蛟为龙,我不知道她能变化到何种程度。过去的殷纣王和周幽王,据百万之国,国家强盛,然而一个女子就让他们亡国了,致使众叛亲离,死无葬身之地,成了天下人的笑柄。我的德行不足以胜过妖孽,只有忍情,和她分手。 可见,在古人心目中,能够跟“尤物”相抗衡,且镇得住“尤物”的,唯有崇高的德行。自忖德行不足的人,比如张生,趁早远离“尤物”,否则众叛亲离,死无葬身之地,更甚者还要亡国亡家。“尤物”如此可怕,能量如此巨大,因此古人谈起“尤物”的时候,常常语带贬义。刘禹锡有诗:“但是好花皆易落,从来尤物不长生。”则简直近于诅咒了。 从“尤”的本义“优异”又可以引申出“尤其”“更加”的意思,用作这个义项的时候作副词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