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 族 指向大旗的箭头
字源

族 指向大旗的箭头

秦政酷烈,违忤天心,一人有罪,延及三族 ——《后汉书》

段玉裁说:“今字用镞,古字用族。”“族”是“镞”的古字,甲骨文字形,这是一个会意字,左边是一杆大旗,旗下有一支明确指向大旗的箭头。箭是冷兵器时代非常重要的武器,用指向大旗的箭头来会意,因此“族”的本义就是箭头。甲骨文字形,大旗下面有两支箭。金文字形,接近甲骨文。小篆字形,把金文字形规范化了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族,矢锋也。束之族族也。”矢锋就是箭头,古时五十支箭为一束,因此引申为聚集之意,从聚集之意又引申出家族的意思。“族”的引申义大量使用之后,人们又造出一个“镞”字来表示“族”的本义,即箭头。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古代同一家族或氏族即为一个战斗单位,因此用氏族旗和箭矢会意为家族或氏族之“族”,并非“镞”的本字。

《周礼》中规定:“五家为比,使之相保;五比为闾,使之相受;四闾为族,使之相葬;五族为党,使之相救;五党为州,使之相赒(zh4u,接济);五州为乡,使之相宾。”那么“闾(l()”就是二十五家,“族”就是一百家。这是基层乡村的行政制度,跟血缘无关。

“族”引申为家族之意后,有三族、九族之别。三族说法不一,共有三种说法:一是指父、子、孙;二是指父族、母族、妻族;三是指父母、兄弟、妻子。秦代起,始有犯重罪灭三族之刑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(文公)二十年,法初有三族之罪。”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也指控说:“秦政酷烈,违忤天心,一人有罪,延及三族。”

三族已经是株连的酷刑,到了诛九族就更加恐怖了。九族的说法也不一,一说是指以自己为本位,上推至四世之高祖,下推至四世之玄孙为九族。另一说是指父族四、母族三、妻族二为九族。所谓“父族四”,指的是当事人自己一族,外加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、出嫁的姐妹及外甥、出嫁的女儿及外孙。所谓“母族三”,指的是当事人外祖父的全家、外祖母的娘家、姨母及其儿子。所谓“妻族二”,指的是岳父全家和岳母的娘家。诛九族就是将这九族全部诛灭,如此一来就意味着,但凡跟犯重罪的人有一丁点儿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统统被杀。

诛九族还不过瘾,到了明代,由于朝廷重臣方孝孺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代拟称帝的诏书,方孝孺刚直不屈,只手书了“燕贼篡位”四个大字,被明成祖诛十族,即在方孝孺自家的九族之外,又加上了他的门生和朋友,凑成十族之数。这一事件共诛杀了八百七十三人,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。同样是这个明成祖,篡位登基后,大臣景清身怀利刃意图刺杀朱棣,为故主报仇,被诛九族,并在九族之外将景清家乡的乡亲全部诛杀,整个村子都变成了废墟,时称“瓜蔓抄”,即辗转株连,就如同瓜蔓的蔓延一般,可见明成祖斩草除根的报复心之强烈,已经到了变态的有违人伦的地步,酿成有明一代的最大惨剧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2 6:45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