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玉 |
字源 | 玉yù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玉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饰物之一,玉的品性自古被称颂。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这个字,字形是一根绳子上穿了一串玉片的样子,可作为配饰。金文的“玉”字基于甲骨文,也是三片玉贯穿一根绳,绳头没有伸出玉片。小篆的形体结构完全同金文。隶书的“玉”字,在字的右下角增添一点,以区别于“王”字。 玉,顾名思义,是一种石头,温润而有光泽,是装饰、辟邪的祥物。根据许慎《说文解字》的说解,我们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“玉”的情况:“玉,石之美。有五德:润泽以温,仁之方也;䚡理自外,可以知中,义之方也;其声舒扬,尃以远闻,智之方也;不桡而折,勇之方也;锐廉而不技(忮),絜(洁)之方也。象三玉之连。| ,其贯也。”许慎的说解准确地揭示了玉字的构形,同时指出了玉所具有的“五德”:温润、纹理、声响舒展、可断不可弯、锋锐而无害,象征仁义智勇洁。是石头之中的美石。在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中就记载有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这里的“玉”就是玉石。古人对玉钟爱有加,因此有“佩玉”的习俗,正如《礼记·曲礼下》中所说的那样:“君无故玉不去身。”玉是重要的祥物。玉的种类也很多,大的分类有硬玉和软玉两种。中国产玉的地方不同,因此玉的叫法也就不同。玉除了作为祥物之外,还是祭祀礼仪的重要物品,殷商时代有甲骨文的记载,也有文物的出土予以印证。在殷墟出土的墓葬中,随葬品中有大量的玉石,可见玉在当时是一种身价颇高的宝。因为玉有这么多的优点,因此由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就引申出了相应的一些说法。例如“玉树琼浆”“玉女”“玉雪”等,这是玉本身特性所引申出的纯洁华美意义;而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“玉石俱焚”等,则是以玉坚硬的特性比喻人的坚贞精神。 成 语 冰清玉洁 金童玉女 金枝玉叶 金玉良言 金科玉律 金口玉言 歇后语 土地女儿嫁玉皇——一步登天 王奶奶和玉奶奶——只差一点 谚 语 宁为玉碎, 不为瓦全。 玉不琢不成器, 人不学不知理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