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金文;小篆;隶书

“皮” 字最早见于金文,对其形体结构的解释有如下说法: 一说像一只手持去皮的器具,字的上部表示器具,右下部表示一只手;一说上面部件形状像兽头,中间部件形状像兽皮,下面的部件为手剥皮的形状。小篆对金文的形体结构作了改变,但右下角的“手”变化不大。隶书的“皮”字丧失了形体结构的解读性。

“皮”在先秦时候专门用来指称兽类的皮,《诗·鄘风·相鼠》中所说的:“相鼠有皮,人而无仪。”“皮”即指的兽皮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说解道:“皮,剥取兽革者谓之皮。从又,为省声。”意思是说“皮”即剥取兽皮。先秦时,人的皮称为“肤”。例如《孟子·告子下》中所说的:“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”这里的“肤”就是专门用来指人的皮。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汉代,这时的“皮”才引申用在人身上,表示人的皮肤。因此,我们今天有“猪皮”“牛皮”“狗皮”“兔皮”“虎皮”“马皮”“羊皮”等说法,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系列附属品,例如“皮带”“皮包”“皮鞋”“皮箱”“皮球”等,当然也有“人皮”的说法。在古汉语中,“皮”还区分有毛的皮和无毛的皮,有毛的皮称之为“皮”,去除毛之后的皮称之为“革”。“皮”是包裹在动物身体之外的一层组织,它的这种特征和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具有相似性,于是“皮”从本义就可以引申表示事物外在的一层包裹物,因此我们可以见到这些熟悉的表达,诸如“封皮”“树皮”“书皮”“包子皮”“饺子皮”,等等。甚至一些轻薄的物品也称为皮,例如“豆腐皮”“奶皮”“嘴皮”等。

成 语

虎皮羊质 豹死留皮 与虎谋皮

皮开肉绽 鸡毛蒜皮 食肉寝皮

歇后语

挨了刀的皮球——瘪了

大热天穿皮袄——不是时候

肚皮上磨刀——冒险

谚 语

皮不之存, 毛将焉附。

打不完的官司, 扯不完的皮。

人看一颗心, 鼓打两张皮。

人怕没志, 树怕没皮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7 12:56: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