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qín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“禽”的甲骨文像捕猎用的工具,上面是网状的器具,下面是握柄。金文的“禽”字是个形声字,字的上部为声符“今”,下部同甲骨文基本一致,为形符。小篆直接基于金文,并将握柄横置,于是就有了隶书、楷书的形体。

“禽”在甲骨刻辞中是一个动词,表示捕获、擒拿的意思。根据《说文解字》的说解来看:“禽,走兽总名。从厹,象形,今声。禽、离、兕头相似。”禽为走兽的总称。但从甲骨刻辞来看,这个字最开始应该是作动词擒获讲,后来才以此来称呼擒获到的猎物,于是才成为一个名词。“禽”作为动词用的例子很常见,在甲骨刻辞中就有“禽鹿”“禽虎”等记载,表示擒获,又如《逸周书·世俘》所记载的:“武王狩,禽虎二十有二。”这里的禽就是擒获的意思。作为动词用的“禽”后来增加了“扌”旁,变成了“擒”,于是“擒”便成为了动作擒获的专用字,而“禽”则变成了擒获的猎物的名称。所猎获的既有飞禽也有走兽,因此最开始“禽”在指称猎物的时候应该是一个泛指概念。但在先秦的文献中,我们可以看到“禽兽”连用的情况,说明“禽”“兽”在这个时候是有区别的了。“禽”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既包括飞鸟类也包括走兽类,《论衡·遭虎》记载:“虎也诸禽之雄也。”此即明证。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使用,“禽”的语义范围开始缩小,专门用来指称飞鸟类,而走兽类则用“兽”来表示了。例如我们今天常常说到的“飞禽走兽”,实际上就已经将“禽”和“兽”分别开了:“禽”是“飞禽”,指鸟类;“兽”是“走兽”,指地上爬行奔跑的动物类。

成 语

衣冠禽兽 飞禽走兽

歇后语

猴儿戴帽子——衣冠禽兽

鸡穿大褂狗戴帽——衣冠禽兽

谚 语

良禽择木而栖, 良臣择主而仕。

德禽鸣福寿, 义犬保平安。

禽逃飞、 兽狂叫, 地震要来到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9 21:40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