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wáng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“王”字的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,对这个字的解说有不同的看法,其中一种认为这个字像古代的兵器即斧钺之类,而斧钺在古代是王权的象征,字的下部为斧钺的刀刃部分,另一说法认为是大人站立象征权威的王权形象。金文的形体结构基于甲骨文,简化作三横一竖,最下的一横有所弯曲,按照第一种解读观点,正像斧钺的刀刃部分。小篆基于金文形体结构,将最下的一横平整化,变作三横贯穿一竖。隶书、楷书也一并如此。

“王”的本义就是一种兵器,如斧钺,以象征王权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王,天下所归往也。董仲舒曰:‘古之造文者,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。三者,天、地、人也,而参通之者王也。’孔子曰:‘一贯三为王。’”许慎的说解指出“王”是天下臣民所归依、臣服的对象,是一种权威的象征。“王”作为君主的代名词,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。春秋战国时期,天子称王,分封诸侯也称王。从秦始皇开始才称君主为“皇帝”,因此“秦始皇”即秦代开始的、第一个皇帝,“始皇帝”特指赢政。汉代开始也称帝,又分封同性皇族为“王”。《尚书·洪范》中记载:“天子作民父母,以为天下王。”这里的“王”即君主。而和“侯将相”相提并论的“王”,即所谓的“王侯将相”,已经变为一种封爵了,是一种最高的爵位,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。“王”在我们今天的语言中,更多地被引申表示“首领”的意思,例如“霸王”“王者”“蚁王”“蜂王”,等等。

“王”在古汉语中还可以破读为 wàng,这个意义的“王”是名词作动词的用法,例如《易·系辞下》 中所说的:“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。”这里的“王天下”就是称王于天下、统治天下的意思。

成 语

擒贼擒王 混世魔王 成王败寇

称王称霸 王侯将相 王佐之才

歇后语

大水冲了龙王庙

——一家人不识一家人

甲鱼吃木炭——黑心王八

谚 语

山上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。

狗是百步王,只在门前凶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1 14:31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