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
召 用汤匙从酒樽中取酒入口

今召客者,酒酣,歌、舞、鼓、瑟、吹竽 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“召”这个字大概可以称得上最有趣的汉字之一,而且造字过程极其烦琐复杂,充分反映了先民们宾客酬酢的礼仪以及宴饮的酒食等各种细节。这些细节都浓缩在一个字的字形里面,也充分体现了甲骨文的象形起源。

召,甲骨文字形A,很明显这是一个会意字,动用了多达八种象形字符来参与会意过程,共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。先看下部的“田”字形,这不是“田”,而是放置器物的支架,也有人认为是加热的设备。这个支架上面放置的是什么器物呢?再来看字形的中部,左右是两只手,中间是酒樽,原来,放置在支架上面的器物就是酒樽。最后看字形的上部,左右也是两只手,中间的上面是“匕”,即取食的汤匙,下面的口形表示饮酒入口。这八种字符会意为:以手持匕,从放置在“田”字形支架上的酒樽中舀取美酒,供宾客饮用。徐中舒先生说:“以手持匕挹取酒醴,表示主宾相见,相互绍介,侑于樽俎之间,当为绍介之绍初文。”他认为这个字形即是“绍”的本字。

召,甲骨文字形B,省去了酒樽,下部更像支架,支架上还有两个相背的柱状物,用来更牢固稳妥地放置酒樽。甲骨文字形C,大同小异,下部则更像承纳酒樽的支架。甲骨文字形D,对繁复的字形彻底加以简化,仅用匕和口来会意挹取酒醴入口之意。不过这个简化后的字形中的口形,从形状上看更像盛酒的器具,用匕从酒樽中舀酒,舀酒当然是为了饮之入口。金文字形E,与甲骨文字形A一样烦琐复杂。金文字形F,有趣的是,在酒樽上面又添加了一个“月”形,表示这是一块肉,边饮酒边吃肉。金文字形G,紧承甲骨文字形D。小篆字形H,采用了加以简化的匕、口组合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召,呼也。从口刀声。”许慎把“匕”误为“刀”,因此误认为这是一个形声字。《吕氏春秋·分职》中的一段话最符合“召”的本义:“今召客者,酒酣,歌、舞、鼓、瑟、吹竽,明日不拜乐己者,而拜主人,主人使之也。”意思是请来的客人饮酒欣赏歌舞之后,不感谢让自己快乐的歌者舞者,而感谢主人,是因为这一切娱乐都出于主人的安排。“召客”之“召”,正是召请客人来饮酒吃肉,恰是“召”字字形的如实写照。

周代初期,周公和召公是辅佐周王室的两位名臣,白川静先生认为召公是一位祭祀神灵的圣职人员,金文的“召”字“义示供酒祈祷,迎接降临之神”,因此“召公属于招神的圣职者”,而“召”的本义即为招神,后来才用于一般人,引申为召见、召唤、召呼之义。不过从宴饮宾客的日常生活角度来释义更具有说服力,此即林义光所谓“酒食财物,皆所以招人也”。

《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》(局部)元代赵苍云绘,纸本墨笔长卷,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

《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》取材于东汉时期刘晨、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并与之结为夫妇的神话传说,大致分为十一个场景,场景之间穿插故事文字。“刘阮遇仙”出自六朝志怪小说,流传甚广。相传东汉永平年间,剡人刘晨、阮肇入天台山采药,山深路迷,遇二女,容颜妙绝,呼晨、肇姓名,问郎来何晚也。二女相邀还家,殷勤款待,结为伉俪。半年后刘阮思家心切,别了二女回家,才知人间已隔了七世。

这一段画面描绘的是二女“召”刘阮同归其家,当庭设席,陈酒肴款待庆贺的场景。有数仙客持三五仙桃至女家,皆仙服,各出乐器奏之,肃雍和鸣。二女亲自举卮(zhī,酒器)劝二人酒。款曲之情,春气可挹,二子恍然如在天上也。画面上有美酒佳肴,有仙乐悠扬,丽人在侧,侍女围绕,桃花灿烂,难怪刘阮二人“恍然如在天上”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721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5/20 12:18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