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比 |
字源 | 比bǐ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比”的甲骨文像两个朝右的人紧密地站在一起的样子,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形体结构完全一致,小篆的形体基于甲骨文、金文形体进行了笔画的规整,隶书、楷书比照小篆进行了笔画的改变。 从字形的分析来看,“比”的本义应该是两个人紧密在一起的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 的解释是:“比,密也。二人为从,反从为比。”“比”是密切并列的意思,可用在一般事物身上,例如《尚书·牧誓》中所说的:“称尔戈,比尔干,立尔矛,予其誓。”其中的“比尔干”即并列你们的盾牌。由本义引申为亲密、亲近的意思,例如《论语·里仁》中所说的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”其中的“比”即亲近、亲密的意思。整句话说:君子对于天下,没规定非得怎样,也没规定不能怎样,总是紧靠着“义”。用在一般事物身上就有“密集”的意思,例如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中所记载的:“其崇如墉,其比如栉。”“其比如栉”是说像梳齿一样密集,因此古时“比”又指篦子。再引申就有邻近、接近的意思,例如我们所熟知的王勃的诗句: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”这里的“比邻”就是近邻的意思。而人和人在一起过于密切就会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,于是“比”又引申表示勾结的意思,例如《论语·为政》中所记载的:“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”这里的“比”就是结党营私、勾结,是说小人在一起就会互相勾结。 因为两个人或者两种事物并列在一起,所以就会形成对比,因此就有了我们今天最为常见的用法,即“比”表示比较、对比的意思。由此还有了比作、比喻的意思。而“比比皆是”中的“比比”是表示“到处”的意思,这也是由“密集”引申而来的意义。 成 语 比翼双飞 比比皆是 比肩接踵 鳞次栉比 无与伦比 无可比拟 歇后语 不听曲子听评书——说的比唱的好听 缝衣针碰着绣花针——一个比一个尖 谚 语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。 金窝银窝, 比不上家乡的穷窝窝。 只与人家赛种田, 莫与人家比过年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