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míng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“明”的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,字的一边是“月”的象形,一边是“日”的象形,先民最早对于光亮的认识在这个字上有很好的体现,日与月相对应表示光亮、光明。金文的形体结构基于甲骨文,与上面甲骨文的第二个形体基本一致,但左边部件变成窗户的象形,右边部件还是月的象形,表示月光投射到窗户上,光亮的意思。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的第二个形体基本一致,但笔画进行了文饰,左边是窗户形状,右边为月。《说文解字》“朙”字下所收录的古文形体(见上面小篆的第二个形体)与甲骨文一致,从日、月,而隶书的“明”字也从日、月。

从以上字形分析不难看出,“明”的本义是光明、光亮的意思,与暗相对。从《说文解字》的说解来看:“朙(明),照也。从月,从囧。”即说“明”为光照、光明的意思。《荀子·天论》中说:“在天莫明于日月。”又如《易·系辞下》中说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,而明生焉。”其中的“明”都作光明、光亮讲。“明”是光亮之处,能让事物清晰可见,因此古人有“耳聪目明”的说法,这里的“明”用来形容眼睛明亮,视力好。又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中说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”说的就是眼睛明亮,能看清楚事物的细节末端。我们今天所谓的“聪明”在上古时代指“耳聪”“目明”,表示智商高是后来的用法了。

天亮的时候是光明到来的时候,因此“明”又用来表示天明,例如《诗·齐风·鸡鸣》说:“东方明矣,朝既昌矣。”东方即太阳升起的地方,“明”即天明、天亮。殷墟卜辞中用来表示时间明天、第二天这个概念的是“翌”,“明”字还没有这种用法,“明”用来表示与“今”相对的时间概念要稍晚于“翌”。

成 语

明心见性 明察秋毫 明目张胆

明察暗访 自作聪明 明眸皓齿

歇后语

鼻子上挂灯笼——明眼人

肚皮里点灯——心里明

谚 语

明枪易躲, 暗箭难防。

星星明, 来日睛。

明人不做暗事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13:38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