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日 |
字源 | 日rì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日”的甲骨文是个象形字,这个字是太阳的象形,中间的短横表示太阳,而外面的圆圈表示太阳的光芒,由于契刻的原因,所以显得不够圆滑。金文的“日”写法先后不一,左边所列的第一个金文形体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省去了中间的短横,而金文的“日”的写法还有很多种,从这些写法来看,有和甲骨文相似的,也有将日写成实心体的,也有就以圆圈表示的。到小篆的时候,开始定型化,小篆所依托的形体是圆中带点或短横的“日”。隶书和楷书形体和小篆最为接近。 “日”的本义即太阳,这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宇宙事物之一。上古有“后羿射日”的传说,说明先民对日的认识很早,知道它既可以带来温暖,也可以导致干旱。《说文解字》中这样说解道:“日,实也。太阳之精不亏。从口、一。象形。”太阳是光明的精华实体。在古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太阳的记录,例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。”这里的“日”即天体太阳,和月相对而出。能见到太阳的时间,人们称作白天,因此“日”被用来表示白昼,和“夜”相对,于是有“日夜”“夜以继日”的说法。在这个意义上引申将“日”用作计时单位,表示“天”,也就是太阳经过一次东升西落的周期,即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,于是有“日月”“日常”“日记”“明日”“今日”等等说法。古诗词中也常有记载,例如:“日日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。”(宋·李之仪 《卜算子》)“日”在表示时间上又进一步泛化,用来泛指时间,于是就有了 “日子”“往日”“昔日” 等等说法。文献中也有这样的用法,例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记载有:“日我先君共王。”这里的“日”即往日。 成 语 一日千里 白日做梦 白虹贯日 暗无天日 夜以继日 日暮途穷 歇后语 大年初一看历书——日子长着哩 三十晚上盼初一——指日可待 谚 语 冰冻三尺, 非一日之寒。 一年之计在于春, 一日之计在于晨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