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族 |
字源 | 族zú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族”的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,由上下两个部件构成,上方表示一面飘扬的旗帜,旗帜下面竖立着一支“矢”,会意聚集。甲骨文中也有旗帜之下并列两支矢的形体。金文的形体结构和甲骨文基本一致,也是一面旗帜和一支矢的样子。小篆的形体只是将甲骨文、金文字体的部件进行了规整,变成了“ ”和“矢”。隶书基于小篆形体构造进行了笔画的平直改造。 “族”的本义应该指聚集,《说文解字》的解说是:“族,矢锋也。束之族族也。”是指箭头聚集在一起的意思。作为“聚集”这个本义讲,古文多有体现。例如《庄子·在宥》说:“云气不待族而雨,草木不待黄而落。”“族”即聚集,云气不会等到聚集在一起了才变成雨落下来。很多人在一起,也会有“族”的感觉,因此就有了“种族”“民族”的说法,如果这些人又因为某种纽带(例如血缘关系、亲属关系等)聚集在一起,就有了“家族”“宗族”“氏族”的说法。古时候还有“株连九族”的说法。这种聚集在一起的人或者事物给人繁多的感觉,因此由本义引申出“众多”的意思,例如《韩非子·喻老》中记载的:“有形之类,大必起于小;行久之物,族必起于少。”其中的“族”相对于“少”而言,是众多的意思。 既然是聚集在一起的人,就会形成不同的聚集体,彼此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别,于是“族”就有了“类别”的含义了,也就是一类人,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“工薪族”“啃老族”“打工族”,等等。 成 语 毁宗夷族 名门望族 聚族而居 歇后语 维吾尔族的朵帕——顶好 维吾尔族的姑娘——辫子多 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 ——一抓就是一把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