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牧 |
字源 | 牧mù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牧”的甲骨文是一个会意字,左边是牛的象形(也有作“羊”的形体),右边是手持鞭子的样子,整个字会意扬鞭赶牛羊,表示放牧牲畜。金文继承了甲骨文的形体。小篆也差不多,右边写为“攴”。隶书的“牧”字从“牛”从“夂”。 “牧”的本义就是放牧的意思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说:“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。”其中的“牧”即放牧的意思。《说文解字》又说:“牧,养牛人也。从支,从牛。《诗》曰:‘牧人乃梦。’”可见“牧”还指放养牛的人。这是在放牧这个行为动作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,《诗·小雅·无羊》中说:“尔牧来思,何蓑何笠,或负其糇。”这里的“牧”即放牧的人,俗称牧民。诗中描写他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,背着食物放牧牛羊的形象。牧民牧养牲畜的行为同君主统治天下民众具有相似性,因此在古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“牧人者”这样的说法,例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中说:“今夫天下之人牧,未有不嗜杀人者也。”“人牧”实际上就是指的君主、统治者,老百姓成了他们牧养的对象。此外还有“州牧”的说法,“牧”即成为一种官职。 上古时代养牲畜有专称,和时代的特征有一定关系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上说:“马有圉,牛有牧。”也就是说“圉”是养马的,“牧”是养牛的。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实际上“牧”的对象很宽泛,牛羊马等都可以成为其对象。 今天对“牧”的使用不像古代那么细致复杂,已经比较单一。 成 语 十羊九牧 卑以自牧 名 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, 牧童遥指杏花村。 (唐·杜牧)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