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立 |
字源 | 立lì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立”字的甲骨文像一个人正面站立在平地上的样子,人脚下的“一”表示地面。金文的形体和甲骨文完全一致,也像一个人正面站立的样子。小篆基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进行了笔画的规整,但形体结构和甲骨文金文是一致的。隶书则将站立的人的形状进行了笔画改造,因此形象性特征大大降低了。 我们在说“立”的时候,最常联想到的意义就是站立,而这个意义也正巧是这个字的本义所在。根据《说文解字》的说解来看:“立,住也。从大立一之上。”“立”是站立住的意思。例如《礼记·曲礼上》中所记载的:“立必正方,不倾听。”其中的“立”即是站立、直立的意思,是说站立必须方正。站立、直立的不仅仅是人,还有其他的事物,因此可引申用到其他事物身上,就有了“立竿见影”“立旗帜”“立碑”等说法,这其中的“立”就是树立、伫立、直立、建立的意思;不仅如此,还表现在抽象事物的树立、建立上,例如可以说“立功”“立志”“立言”“立约”“立论”,等等。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体树立在那里,就形成了一定的姿势,可以保持一定的时间,并且占有一定的位置,于是就有了“独立”的说法;“独立”之后可以有一番作为,于是就有了孔子所说的那句话: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。”这里的“立”还含有有所成就的意思。而“势不两立”的“立”是由本义引申表示存在的意思。 成语 立国安邦 亭亭玉立 程门立雪 著书立说 当机立断 誓不两立 歇后语 立秋的石榴——点子多 刀尖上立正——站不住脚 谚语 口说无凭,立字为据。 立了秋,把扇丢。 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