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雉 |
字源 | 雉zhì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甲骨文“雉”字是一个会意字。左边是“矢”,表示箭,右边是“隹”,即禽类,整个字表示以箭射鸟。金文形体缺失。小篆与甲骨文相似,部件一致,左边为“矢”,右边为“隹”。隶书在小篆的基础上进行了笔画的规整,部件未变。 “雉”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射杀鸟类的动作,进而用以表示飞禽类的“雉”。从《说文解字》的说解来看:“雉,有十四种:卢诸雉,乔雉,雉,𫜁雉,秩秩海雉,翟山雉,翰雉,卓雉,伊洛而南曰翚,江淮而南曰摇,南方曰𢏚,东方曰甾,北方曰稀,西方曰蹲。 从隹,矢声。”足见古人对这种鸟的熟悉程度,因此也不难理解先民选择飞禽中的这种鸟来表示“射杀鸟”这个含义。作为飞禽的一种,雉是和家鸡相对的概念,是野鸡或者山鸡的通称。这种鸟分雌雄,和孔雀一样,雄鸟才有长长的、美丽的尾羽,雌鸟尾羽短而呈灰褐色。它们可以短飞,从我们今天的家养的鸡也大致可以看出这一点。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中说道:“有兔爰爰,雉离于罗。”雉即野鸡。诗句是说:狡猾的兔子逍遥自得,野鸡却误落网中。《礼记·月令》又说:“雁北乡,鹊始巢,雉雊鸡乳。”雉雊即野鸡鸣叫。雉这种禽类,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不像古代那么受重视了。雄雉的尾羽古代曾作装饰用,京剧中一些角色头戴的长羽曾经就是雉羽。在古代用雉尾装饰的衣服、车子叫翟。今天我们在动物园里能看到它们,而称其为野鸡,不称雉了,相传这是因为避讳刘邦的妻子吕雉而作的改称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说:“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”雉在这里是作为城墙面积的计算单位,杜预注说:“方丈曰堵,三堵曰雉。一雉之墙,长三丈,高一丈。”也就是说一雉墙等于长三丈高一丈的尺寸。不同等级身份的人,其封地的城墙的大小是不同的。 谜 语 射雉一矢亡。 (打一字) ——隹 知难相逢叹别离。 (打一字) ——雉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