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duì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“对错”的“对”字,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原型了,这个字的形体解释有人认为像手持标记封边疆边界,有人认为是右手持一个绕丝线的器具在收丝线。金文的形体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对左边部件的笔画有所增加。小篆在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整,左边是“丵”“口”,右边是“寸”。隶书的形体是根据小篆的从“土”或体,即上列小篆的第二个形体进行改造的。

按照《说文解字》的解释来看:“对,应无方也。”是说回答随便,不讲方式方法。因此“对”的本义是指的应答,但这个意义是针对从“口”的这个“对”字,如果是从“土”的这个“对”字,它的本义应该是治理的意思,这个意义才是甲骨文、金文所展示的这个文字的本义所在,例如甲骨卜辞中有“于夫西对”,也就是到西边去治理。正是因为“乱”才会去治理、管理,因此引申出敌手、对手,例如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中所记载的:“今在境界,此强对也。”而敌对是双方形式,又引申出匹配、配偶的意思,例如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梁鸿》所写的:“择对不嫁,至年三十。”这个意义再作延伸,就有了“校对、核对”的意思,校对、核对需要原件和校对件两个相比照。校对就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,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与“错”相对这个含义,例如“答对了”。

而小篆从“口”这个字应该是专门为“应答、回答”这个含义而造的,例如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中所说的:“听言则对,诵言如醉。”“对”即指回答。因为古人回答问题是要面向问话人而答,因此可以引申出朝向、面对的意思,例如《仪礼·士昏礼》中所记载的:“设对酱于东。”以及我们今天所说的“对面”“对岸”“相对而站”等中的“对”都作这个意思理解。四川方言中表示回应别人会说“对头”,意思是“是的”。

成语

对牛弹琴 对簿公堂 临风对月

对症下药 对答如流 门当户对

歇后语

抱着琵琶进磨坊——对牛弹琴

吃了对门谢隔壁——晕头转向

谚语

牛头不对马嘴。

棋逢对手,先礼后兵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16:25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