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它 |
字源 | 它tā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甲骨文的它是一条蛇的象形,有头有身也有尾,金文变得更加宽大短小,到小篆则在金文的基础上更加规整对称,也还能看到蛇的头和身、尾,但到隶书就完全脱离了象形的痕迹。 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它”的解释是这样的:“虫也。从虫而长,象冤曲垂尾形。上古草居患它,故相问无它乎。”它,虺属,“它”就是蛇。据许慎的说解,上古人们居住在草莽之中,因此,经常会遇到蛇莽之类,于是人们见面常常会问候 “无它乎? ”也就是关心是否遇见蛇了,或者有没有被蛇咬。《玉篇》它部则明确解释作:“它,蛇也。” 甲骨文的“它”是“蛇”的本字,也就是“蛇”的初文作“它”。“它”在古时还被借作“他”字用,写成“佗”字,后来作“他”字。例如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有记载说:“它山之石。”这里的“它”就是“他”。“它”也借用作代词它用,表示动物生命的一类代词,并且长期使用,于是就变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、固定专属的第三人称代词了。而《玉篇》它部又指出:“它,异也。”因此,“它”实际上还用来指“其他的、另外的”,例如《庄子·大宗师》中有“它日”的说法,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指出:“崔本作异日。”而表示蛇这个含义的“它”在语言发展的历史中逐渐淡出了,在它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虫旁,于是就产生了专门指称蛇的“蛇”。 歇后语 一天三刮络腮胡子 ——它不叫我露脸,我不叫它出头 谜 语 鸵鸟不见了。 (打一字) ——它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