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“子”的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,这个字是一个婴孩的形状,字的上部表示小孩的头部,字的下部表示小孩的身体,中间一横表示小孩的手。小篆完整地保留了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结构,而且更加形象,但表示小孩的头部的部件在隶书的形体中发生了错变,使得这个字的形象性特征丧失了。

“子”的本义就是小孩、婴孩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子,十一月,阳气动,万物滋,人以为称,象形。”许慎的解释是从干支纪月的角度讲,认为作人讲的“子”为假借用法,这种解释显然有失妥当。在古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子,“子”表示婴孩的意思。例如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记载:“乃生男子,载寝之床……乃生女子,载寝之地。”这里的“男子”“女子”的“子”就可以理解为小孩、婴孩的意思,即男婴、女婴。“子”在古文中的使用,可以见到用来专门指称男孩,即儿子,或专门指称女孩,即女儿。例如《左传·哀公九年》写道:“微子启,帝乙之元子也。”其中“元子”的“子”专指男性,即儿子。因此“子”后来又专门用来指太子,即皇位的继承者。子孙后代也可以用“子”来表示。“子”作为男子的一种美称、通称,也是广为所见的,例如“孔子”“孟子”“老子”“庄子”“韩非子”,等等。古代有“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”五等爵位,其中的第四等就是“子”。与“人”相关的偏旁部首中,实际也包括了“子”,这是“子”的含义泛化指“人”的一个体现,因此从“子”的汉字大都与人,甚至孩子有关。

我们有的方言中有“鸡子”“鱼子”的说法,这都是“子”的本义的引申,表示动物的卵;甚至一些种子类植物的果实我们也会加上“子”,例如“莲子”“松子”,等等。

成 语

爱民如子 子虚乌有 孝子贤孙

正人君子 望子成龙 才子佳人

歇后语

挨了打的鸭子——乱窜

矮子排队——倒数第一

谚 语

一母生九子, 九子各不同。

不入虎穴, 焉得虎子。

爱兵如子, 用兵如山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17:52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