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妾 |
字源 | 妾qiè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妾”这个字如今已经退出了常用字的行列,但这个字确实是一个有着历史身份的汉字,它记录了中国的一些社会文化历史现象。甲骨文的“妾”字像一个跪着的女子,女子的头上有一个三角形状的东西,有人认为这个东西是服刑的标志,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发髻。金文的“妾”字和甲骨文相似,也是上面一个三角形部件,下面像一个跪着的女子。小篆的形体结构基于甲骨文、金文,字的上面部件演变为“辛”字头,下面部件为“女”。隶书、楷书与小篆形体结构一致,笔画更趋平直化。 根据许慎《说文解字》的说解,“妾”的本义是:“有罪女子,给事之得接于君者。从辛,从女。《春秋》云:‘女为人妾。’妾,不娉也。”是说妾的身份是有罪的女子,是供职于君主的人。这种人不进行问名 (古婚礼之一,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生日)这样的婚礼而直接就成为别人的妻子。按照这样的说解,妾的身份在古代实际上很低下,是女奴的身份,本义应该是女奴。由于妾的特殊身份,因此在古代社会又往往成为男子正妻之外的女子,即小妻,偏房,这个意义也是我们今天的人最熟悉的一个意义。妾由于身份的特殊,地位的低下,因此往往成为古代女子的自谦之词,是一种贱称。例如杜甫《新婚别》诗句中所说的:“妾身未分明,何以拜姑嫜。”这里的“妾”就是一个谦辞。 歇后语 小妾当家——做不了主 为妻骂妾——迫不得已 老子纳妾儿姘居——上粱不正下粱歪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