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xué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“学”在甲骨卜辞中有繁简两种形体,左边是其中一个繁体,字从两手持物状。两手中间的物件,有人解说为“爻”,表示筹算,有人解说为像结网的样子。无论如何,从取意上来看,可以理解为学习、教授某个技能。金文的“学”字在下部增加了“子”,表示教孩子学习。小篆、隶书结构差不多,笔画更趋平直。

“学”本义即是学习。正所谓“教学相长”,教和学原本就是不能分家的事情。古文“教”“学”实际上是一个字,后来才分别开来。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我们可以见到“教”和“敩”这两个字。后者小篆写作“”,左边是“学”,右边是“攴(夂)”,后来又写作“教”,本身即“教”的意思;但是这个字的篆文又省写作“”,省去了“攴”,因此“敩”“学”意义相当。许慎对这个字的说解是:“敩,觉悟也。从教,从冂。冂,尚矇也。臼声。”即觉悟的意思,通过教授、学习而得以觉悟称为“敩”“学”,这是本义的引申。《诗·周颂·敬之》记载:“日就月将,学有缉熙于光明。”诗句是周成王自勉,希望日有所就,月有所成,长时间学习,积渐广大以至于光明境界。其中的“学”是本义学习的意思。而学习知识的场所、地方我们也称之为“学”。古人对于学堂的称谓在不同的朝代有所不同,例如“庠”“序”“校”等,《礼记·学记》中就明确记载有:“古之教者,家有塾,党有庠,术有序,国有学。”今天则有“大学”“中学”“小学”等。

“学习”是“学”的常见义。而对某个领域的深入、专门学习会使得人们获得很多的知识,这就是“学识”“学问”。有了学识、学问之后,深入研究某个问题就会形成不同的观点、看法,于是就有了“学派”,例如“红学”“考古学”“天文学”等。

成 语

邯郸学步 学而不厌 教学相长

才疏学浅 学富五车 鹦鹉学舌

歇后语

进学堂不带书——忘本

理发店收徒弟——从头学起

谚 语

要知世事奥秘多,须要长期做学徒。

书山有路勤为径, 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
莫学杨树半年绿,要学松柏万年青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11:13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