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shān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甲骨文的“山”是山的象形,有山体、山脉甚至山腰,而上面所列金文的第一个形体几乎和甲骨文的形体一致,只是山体为实心,这同金文本身的浇铸性质有关。而金文中的山还有更多写法,从这些形体,我们不难看到字体演变的痕迹。小篆的形体是在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规范化,还保留了山脉的形状。隶书直接变作竖画,但还能看出山体形状。

“山”的本义是表面隆起的土石所形成的石体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解释说:“山,宣也,宣气散,生万物,有石而高,象形。”许慎的说解侧重声训方面,“山”有石而高,这是山的解释。古人认为有石头才能称为“山”,没有石头只能称为“丘”。《易·遁象传》记载道:“天下有山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中也记录有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”这都是山的本义的用法。我们的语言中,还能听到“冰山”“人山人海”等说法,这样的搭配中的“山”可以理解为像山一样的事物。另外,还有“靠山”,这也是比喻用法。山有稳定扎实的感觉,有庇护的作用,因此在战争年代,军队常常翻山越岭在山里扎营,以躲避敌人的偷袭。

山在古人的心目中常常是高大、主风雨神灵的对象,于是成为拜祭的对象。古代帝王往往有祭山的习俗,“封禅”即是在泰山设坛祭祀天地,因此有“封泰山而禅梁父”的说法。古人祭祀山岳主要有“五岳”,即五方最高的山: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。

成 语

名山大川 山盟海誓 地动山摇

山穷水尽 坐吃山空 山高水长

歇后语

赶着绵羊过火焰山——往死里逼

高山上打鼓——远闻

九个瓦盆摔山下——四分五裂

谚 语

书山有路勤为径, 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
放虎归山, 必有后患。

只有上不去的天, 没有上不去的山。

山外有山, 天外有天。

明刻《邯郸记·合仙》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8:39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