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xiǎng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甲骨文的这个形体是后来的“飨”“卿”“乡”的雏形,这三个字都由这个形体分化而来。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,由三个部件构成,左右像两个相向跪坐的人,中间像一个食器,表示跪坐聚餐、用食的意思。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基本一致,部件基本相同。小篆的“飨”字在甲骨文、金文的基础上,还在下方增加了一个“食”部件,从而构成会意兼形声字。隶书的形体结构与小篆一致,只有笔画上的曲直变化。

从字形分析来看,这三个字的本义是用食、进餐,“卿”后来借用来表示官员名,而“乡”表示行政区域单位,只有“飨”字才把“用食”的本义保留下来了。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飨,乡人饮酒也。从食,从乡,乡亦声。”“飨”即乡人在一起饮酒用餐的意思。例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中记载:“朋酒斯飨,曰杀羔羊。”这里的“飨”是宴饮的意思。古人喜好宴请宾客,“飨”既包括饮酒也含有吃食的意思。无论活人还是已故的人,都可以“用飨”,于是祭祀先祖神灵,也用“飨”表示。例如《礼记·郊特牲》中说:“蜡也者,索也,岁十二月,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。”周代有蜡祭,“蜡”即寻找。周历每年十二月(夏历十月),合聚万物之神请他们尽情享用祭品。其中的“飨”即祭祀神灵,以祭祀用品请神灵享用。这个意义后来分化开来了,于是就用“享”代替“飨”表示鬼神的祭飨,即鬼神享用祭品。因此,古文献中“飨”与“享”可通假,例如《左传·桓公十八年》所说的:“夏,四月丙子享公。”其中的“享”应作“飨”。而“乡”与“飨”也可通假,例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中说:“设洗如飨。”“飨”也有的写作“乡”。句意是摆放盥洗用具的位置同于飨礼。

今天,用作祭祀的“享”已开始泛化用在活人身上,因此有“享受”“享用”“享福”等说法,而“飨”字本身已经不常用了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7 6:18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