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:

 

汉字
字源
lóng甲骨文;金文;小篆;隶书

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象征,代表着吉祥、活力和勇敢。甲骨文的龙字有身有头,头顶上还有“辛”字饰物。金文和甲骨文的形状相似,只是龙口形状中多出尖牙。小篆则变化比较大,变得更加繁复,分为左右两个部件,甲骨文、金文像龙头龙嘴的部分变作了“月”,即“肉”,右边是增添的部件。

关于龙的解释,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这样说道:“鳞虫之长。能幽,能明,能细,能巨,能短,能长;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从肉,飞之形,童省声。”龙是一种有鳞甲的动物,也是这类动物的首要代表,而且变化多端。龙能腾云驾雾,因此《易·干》说:“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作为中国古代四灵“龙、凤、龟、麟”之一的龙,向来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爱,是皇帝人君的代表和象征,《吕氏春秋·介立》中记载有:“晋文公反国,介子推不肯受赏,自为赋诗曰:‘有龙于飞,周遍天下,五蛇从之,为之丞辅。龙反其乡,得其处所,四蛇从之,得其露雨。’”这里的“龙”是人君的代称,即晋文公。我们从历史古迹中,尤其是皇宫庭院中可以看到,龙是皇帝的象征,也是只有皇帝可以拥有的饰物,如龙袍、龙座、龙床等等,故宫有一块九龙壁,就是天子的象征。

由龙而产生的语言现象很多,例如龙卷风,这和龙的呼风唤雨的特性有关:龙既可飞天也可潜水,因此,将天上的飓风现象和龙的本领联系了起来,于是就有了龙卷风这样的称法。四川方言中有“龙门阵”一说,相传是唐代薛仁贵所创的一种军事摆阵法,后来用来指谈天说话,因此有摆龙门阵的说法。

成语

乘龙快婿 屠龙之技 龙腾虎跃

龙肝凤髓 龙盘虎踞 生龙活虎

歇后语

龙王爷的脾气——摸不透

龙珠跟着龙尾转——不对头

谚语

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生儿会打洞。

叶公好龙,真龙必出。

龙游浅水遭虾戏,虎落平阳被犬欺。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2 17:49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