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丁 |
字源 | 丁dīng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丁”这个汉字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范围极其有限,作为姓氏的“丁”是其中之一,作为天干“甲乙丙丁”的第四位“丁”,是其中之二。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写成“口”的样子,对于这个字的形体的解释说法不一,其中一种认为这个字形体像钉头。甲骨文由于是契刻文字,因此写成了四方的样子。到金文的时候成为一个黑色的点,就像从钉头俯视下去的样子。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、金文形体结构差异较大,像钉子的侧面样子,上面是钉帽、钉头,下面是钉身。隶书则直接改造为简单的两笔。 唐兰先生认为“丁”是“钉”的本字,这样这个字就有“钉”的特征“坚硬”,于是就引申出强壮的意思,例如《史记·律书》中所说的:“丁者,言万物之丁壮也。”“丁”作强壮讲,而成年人身体强壮,可以劳作、当兵,因此又引申表示从事劳作、赋役的成年人。古时有“抓壮丁”一说,这里的壮丁就是能服兵役、做劳动的成年男子。而“庖丁解牛”中的“庖丁”,“丁”也是指的成年男子,但这里又引申表示专门从事某个职业的人,再比如我们今天有“园丁”之说,其中的“丁”即应这样理解。由于“丁”代表成年人,也就成为计算人口的一个标准,因此引申表示“人口”,因此有“人丁”、“人丁兴旺”等说法,也作为计算人数的单位,例如“三千丁”。 “丁”还有一个引申义是表示遭遇,例如“丁忧”,表示遭遇父母丧事而三年内不做官、结婚等。“遭遇”义可能和钉子损毁被钉的物体有关。“丁”的甲骨文、金文形体所描绘的钉头是颗粒状,钉子本身也很小,因此引申表示小颗粒、小块儿,例如“宫保鸡丁”“水果丁”“布丁”,等等。 成语 目不识丁 庖丁解牛 歇后语 千日拜佛,一朝添丁——善有善报 老太太打补丁——东拼西凑 谚语 园丁爱自己种下的花朵,牧人爱自己放牧的羊群。 当废墟上的国王,不如当果园的园丁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