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二 |
字源 | 二èr甲骨文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二”的甲骨文即两短横,这是一个指事字。金文、小篆和隶书以及楷书的形体结构都与甲骨文形体相同,是以两个“一”叠加在一起,指事数字“二”。人类初始的时候,数字是最早发明创造的文字,在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中都有数字的最初的记录。 “二”的本义是一个表示偶数的数词,《说文解字》如此解释:“地之数也,从偶一。”古人认为天为一,地为二,显然这不是本义。《易·系辞上》所谓的:“分而为二以象两。”其中的“二”就是用的本义,表示数量“二”。和其他数词一样,“二”可以用作序数词,表示第二,例如“二嫂”“二弟”“二年级”。在这些表述中,“二”和“一”相对,在一些语境中含有“次”和“好”的差别,用“一”表示好,用“二”表示次,例如“二等品”即次等品。“二”从本义来看有“两样”的意思,于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“两样、别样、不专一”等含义,例如“二心”“一心二用”“口不二价”等等。这个意义引申就有了东北等方言中所说的“二”,常常形容一个人傻、笨、说话直等,例如“他很二”,是说他很傻。 我们今天有大写的二,即“贰”,是古人在记录中,为了防止在“一”上人为地做手脚,加一横或两横而变成 “二”或“三”。汉唐时期已经有大写的壹、贰等数字,一直沿用到今天,尤其是金融业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与金钱有关的交易中,大写数字是必不可少的。 成 语 说一不二 一清二楚 接二连三 一穷二白 三心二意 一干二净 歇后语 东北的二人转——一唱一和 二十七文钱分三份——久闻 (九文) 谚 语 一等二靠三落空, 一想二干三成功。 天无二日, 人无二理。 一人计短, 二人计长, 三人胜过诸葛亮。 八成熟, 十成收; 十成熟, 二成丢。 |
随便看 |
汉字字源辞典收录350条汉字词条,基本涵盖了常见汉字的字源解析,是汉字研究的必备工具。